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cncwe.org)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在無生命的自然環(huán)境中,顆粒狀的物質在侵蝕和沉積的循環(huán)作用下不斷再生。那么,是否可以將這一現(xiàn)象運用到建筑當中,使建筑結構也可以不斷地被重新配置呢?
由斯圖加特大學計算設計學院(ICD)設計的聚合展館(Aggregate Pavilion 2018)展示了他們在顆粒材料方面的為期10年的研究成果。這是首個完全由數(shù)字設計的顆粒材料圍合而成的建筑空間,這些顆粒并未真正地連接,而是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實現(xiàn)接觸,兼顧了固體材料的穩(wěn)定性和流體的可重構性,從而為“去穩(wěn)定”(de-stabilization)和“重新穩(wěn)定”(re-stabilization)的建造形式開辟了新的視角。
▼展館外觀
▼內部視角
▼這些顆粒并未真正地連接,而是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實現(xiàn)接觸
構成裝置的7萬顆星星狀的白色“顆?!庇稍偕芰现瞥?,并通過大型的機器人系統(tǒng)傾倒在現(xiàn)場。每個顆粒的形狀和材質皆可以由設計者自行定義。展館中采用了兩種不同的“設計顆粒”:一種是可以浮動的球體,一種是可以互鎖的六足結構。前者可被視為一種可移動的框架,后者則是一種自我支撐的空間結構。由于相互不存在連接關系,這兩種“顆粒”均可以在新的構造中被重新利用。由顆粒組成的全尺寸結構完全是在現(xiàn)場制作。
▼兩種不同的“設計顆?!保焊拥那蝮w,和互鎖的六足結構
▼生成過程,顆粒通過大型的機器人系統(tǒng)傾倒在現(xiàn)場
▼數(shù)字模型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投稿郵箱:contact@landscape.cn
項目咨詢:1851056801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