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中關(guān)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shè)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cncwe.org)版權(quán)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wǎng)安備 110108000058號
嘉陵江畔的重慶,一個與江有著親密聯(lián)系的城市。居于山城中的人們,有時舉步之遙便是潺潺的江水?!叭藗儫嶂耘c江互動,卻似乎無法真正與她親昵 ”,這是設(shè)計師初到龍湖天奕場地的感受。
獨棟的別墅分布密集,只留存線性的軸線空間,極大的高差同樣令人棘手,面對眼前復雜的地形、狹窄的巷道等重重困境,設(shè)計團隊從一開始便下定了決心:“我們想重新定義人與江之間的關(guān)系?!?/p>
嘉陵江畔的城區(qū)
場地的主角是人么?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山與水才是這里的主人。
當新的空間介入原始的自然,我們選擇尊重場地的主人。項目位于重慶的一片半山之上,面朝嘉陵江和遠山,設(shè)計師們隨形賦勢,借高低起伏的地勢將溪水引入園區(qū),將難題轉(zhuǎn)化為機遇。
就山勢、借遠景、引溪水......而后,便有了自然的山,自然的水,景觀的一切便開始自然而然的形成。
流淌的自然水系宛如半山的山泉,徐徐流淌,匯入嘉陵江,加深了場地和江的互動,也拉近了人和江水的距離。而置身于半山的建筑仿佛嵌入自然的一顆顆明珠,與景致牢牢融為一體。
拾級溯溪而上,好似在走一場人生的逆旅,沿途有綠意作伴,溪水同行。
以府邸、居山、望江、臨溪作為四大主題元素重點營造,通過借景與框景,來引導觀賞視線,在建筑臺地式布局的基礎(chǔ)上保證視線通透性,利用自然資源打造江景軸線,將場地內(nèi)外自然之景統(tǒng)籌。
夕陽漸漸氤氳,潺潺的溪水隨著地勢蜿蜒、伸展,見證著每一絲細微的天光變幻。倒影將月色引入庭院,增強了空間的縱深感。
“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兒時搖頭晃腦背過的詩詞,在此刻突然有了解釋。
當嘗試著理解這片場地,場地便漸漸開始回應我們,與江水的互動也由此徐徐產(chǎn)生......
流淌的水聲自入口處隱隱約約傳來,聞其聲,卻未見其形,映入眼簾的分明是如鏡一般安靜的水面,這水聲從何處而來?
踱步前行,澄澈的水面在視野開闊處延展開來,連接著天空,倒映出蔚藍。精致的落地窗為自然山水提供恰當景框,天地收于畫幅之中。
漸漸地,水聲似乎越來越近了。尋著靜水面盡頭方向慢慢試探,墜落在邊緣乍現(xiàn),形成了一靜一動極致的反差。
淙淙溪水貼合著匠心獨造的疊瀑清池,從高處層層跌落開來。以水聲為脈絡,由靜及動,逐步衍生出了移步換景、一步一景的別致體驗。
極目遠眺,江山在望。精致茶室掩映花園中,與好友品茗論事妙語連珠,盡享閑適之樂。
遠處山巒疊嶂,身后是開闊的大草坪,明朗和純粹的風光被展現(xiàn)到極致。晚霞將遠山暈染上溫柔的粉黛,燈光為景亭鍍上金色的流光,山城的夜色正好。
森林被設(shè)計師悄悄帶進了別墅區(qū),沿景亭而下穿行林中,親昵江水,體驗光影流轉(zhuǎn)的山林花園。
利用山石堆疊以及植物設(shè)計營造了溪谷尋江軸線,借帶狀水系的連續(xù)和動態(tài)而引人入勝。不同高差的疊石為溪水提供了多種形態(tài)的載體,時而靜靜流淌,忽而跌落而下。
景亭精致典雅,江山若隱若現(xiàn),視野由開至合,遠處山水與近處溪瀑重疊輝映,生活與自然在此交織。
靜水池自然銜接空間邊緣,景亭輕輕在水面浮起,起伏的風光透過木格柵盡收眼底。臨流養(yǎng)心,偷閑半晌,拋開生活往日的繁瑣。
待花開爛漫之時,童稚溪邊嬉戲玩鬧,長者林蔭花徑中散步交談,清泉石流,生趣盎然,其樂融融。
天色漸暗,路燈為晚歸的人們悄然點亮。江面與遠山在歸家途中若隱若現(xiàn),窺見一角便令人遐想無限。
朝為云霧影,暮同彩霞歸。憑欄眺望,看夕照云影,心境豁然開朗。
空間的互動拉近了人們與江水的距離,細節(jié)的打磨和放大則延長互動的時間,人們與場地的感情在設(shè)計師們精心的引導之下愈發(fā)牢固。
通過對后院水系的節(jié)點放大,設(shè)計了形態(tài)各異的水潭。溪邊照影行,天在清溪底。潭水碧波浮動,銀光粼粼,與大氣寫意的山水形成令人心動的對比,造園理水的人文雅趣由此顯露無疑。
結(jié)合地形設(shè)計疊瀑,涌泉,疊石,水潭等水體形態(tài),提供多種后場庭院景觀體驗。精巧的廊橋躍然溪上,通向內(nèi)院。
水杉沿著曲水圍合,透過樹影的縫隙看清泉流淌,宛如置身山林。
歸江之后歸家,歸于山城府邸。
精致靜謐的巷道是歸家的必經(jīng)之路,是沉靜心緒的安寧之道,不同季相、氣味、氛圍的植物景觀為每條歸家之路創(chuàng)造了獨有的歸屬感。
巷道空間主要通過觀花、觀葉植物以及芳香性植物來營造不同的歸家氛圍,植物造景不僅創(chuàng)造了自然舒適的巷道環(huán)境,同時也豐富了場地整體的景觀效果。
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歸家巷道,每一條巷道都有點點微光的陪伴。
無障礙坡道
困境不是場地的桎梏,而是場地的財富。復雜的地形和高差變化增加了場地的互動性,營造了山重水復的山地居住氛圍。狹窄的巷道空間和絹細的山溪相得益彰,相互成趣。
順應、觸及、徘徊、來往,設(shè)計師們精心安排每一處場景,拉近人與江水的空間距離和心靈距離,為人們覓得與江水最舒適的相處方式,創(chuàng)造了城市山林間的絕佳體驗。
不必刻意尋找江畔的身影,推開家門,江水就在我們眼前。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由作者于景觀中國網(wǎng)發(fā)布,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景觀中國網(wǎng)立場。如轉(zhuǎn)載、鏈接、轉(zhuǎn)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稿,需注明“文章來源:景觀中國網(wǎng)”。如有侵權(quán),請與發(fā)布者或我們聯(lián)系。
投稿郵箱:contact@landscape.cn
項目咨詢:1851056801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