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cncwe.org)版權(quán)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wǎng)安備 110108000058號
王一翁:(西班牙外資)伊索菲通北京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師,2008年退休;大運河愛好者。
您自發(fā)行走大運河的初衷是什么?
王一翁(以下簡稱王):我的朋友圈中大部分是我的同學、一起下鄉(xiāng)的知青,以及網(wǎng)友。我們這些人基本上都經(jīng)歷了上山下鄉(xiāng),后來的求學之路也非常不易;現(xiàn)在大家退了休,認為應當出去走走,既有益于身體健康,也能夠體驗一些新的東西、新的變化,大家也可以經(jīng)常在網(wǎng)上一起交流感受。
就我個人而言,之前對大運河的了解僅停留在中學歷史課本的階段,很籠統(tǒng),沒有太感性的認識。幾年前回老家時路過杭州,看到了錢塘江與大運河南段的航運情況:現(xiàn)在的航運雖然說不上特別繁榮,但還是起到了貨運的功能的。2010年去過北京通州大運河森林公園之后,也覺得很不錯。通惠河畔的慶豐公園,因曾經(jīng)的慶豐閘而得名,2009年這里建成沿河公園,因為離我家不遠,所以是我常去的地方。至此這一頭一尾我都去過了,而中間那么多的河段是什么樣呢?這促使我想對大運河進行更深入的了解,于是給自己設計了大運河歷史與現(xiàn)狀的主題旅游活動。我就以“玩”為出發(fā)點,順便可以學點東西。只要時間和精力允許,我想沿著運河一直向南走下去。
您對運河信息的了解途徑有哪些?
王:主要是網(wǎng)絡。另外首都圖書館離我家不遠,我也常去那里閱讀各種報刊和書籍。在沿運河實地考察過以后,又對運河的歷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您選擇的出行方式是?
王:汽車自駕。因為運河太長了,徒步走起來恐怕不太容易。另外身體條件和家庭因素使我不能長時間外出,所以我的大運河之旅要分段實行。
您在出行前會進行怎樣的策劃?
王:大運河按地理位置分為7段:北京到通州稱為通惠河、通州到天津稱為北運河、天津到臨清稱為南運河、臨清到臺兒莊稱為魯運河、臺兒莊到淮安稱為中運河、淮安到鎮(zhèn)江稱為里運河、鎮(zhèn)江到杭州稱為江南運河。我會事先把運河各段的情況做一個大致的了解:從哪到哪?有多長?中間有多少重要節(jié)點?那些節(jié)點曾經(jīng)在歷史上發(fā)生過哪些重大變化?現(xiàn)在的情況怎么樣?沿途有哪些博物館,或者哪些遺跡被保留了下來?……我現(xiàn)在比較關注一些保留下來的東西,還有就是行車路線、沿途食宿站點以及當?shù)貧庀箢A報。
大通橋現(xiàn)狀照片,現(xiàn)為通惠河與南護城河的連接處。(圖片版權(quán):王一翁)
您已經(jīng)走了哪些運河段?
王:我現(xiàn)在才開始走,首先是北京的通惠河。明代,漕運終點退出積水潭,改為東便門外的大通橋— 大運河頭閘大通閘就設在東便門外。東便門是外城的城門,規(guī)模很小,城樓外有甕城,甕城門正對著大通橋。大通橋是橋閘一體,然而大通橋和大通閘現(xiàn)已不復存在,東便門也于20世紀50年代被拆除,只剩下原北京內(nèi)城的東南角樓。我對照老照片來到這里,通惠河在這里與南護城河相接,河上是如今非常繁忙的東便門立交橋。
平津閘是通惠河上一座重要的船閘,郭守敬親自在高碑店村選址督建了這座船閘?,F(xiàn)在通惠河畔,高碑店村豎立起郭守敬雕像,作為對這位偉大的元代水利專家的紀念?,F(xiàn)在的通惠河經(jīng)過整治,水質(zhì)清冽,在高碑店一帶形成寬闊的水面,看上去如同巨大的湖泊。平津閘也得以復建。
北運河我從沙河水庫開始,沿溫榆河走了一趟。通惠河和北運河已經(jīng)成了北京城的下水道,現(xiàn)在雖然能夠看得出政府多年來不斷治理的一定成效,但是很多地方還是存在著嚴重的水質(zhì)惡化,氣味很大。北運河通州段,現(xiàn)在是保護非常好的一段,從北向南依次有西海子公園、大運河文化廣場、大運河奧體公園和大運河森林公園,現(xiàn)在擴建整合成為通州運河公園。因為這里是電視劇《漕運碼頭》的外景地,所以在通州沿運河建起了一些影視景觀?,F(xiàn)在也成為了旅游景點。
之后走了南運河。天津把南運河當成了城市的上水管—因為天津自古以來的水又苦又咸又澀,后來為了解決城市用水問題,引灤入津,利用的就是南運河的水道。而北運河是條攜帶著北京生活污水的“下水管”,又臟又臭。這兩條河道在天津三岔河口地區(qū)交匯在一起,都流入海河。很明顯北運河流入海河的水污濁,南運河流入海河的水清澈。這兩段河道在歷史上還曾承擔過重要的排澇功能,但隨著氣候變得干燥少雨,這個功能已逐漸淡化了。
北京市朝陽區(qū),通惠河畔的慶豐公園,位于大運河的最北段。(圖片版權(quán):王一翁)
這幾次下來您的主要感受有哪些?
王:第一個感受是各地政府對于大運河的重視程度不一,缺乏整體規(guī)劃:有些地方修建的比較好,而不少地方還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理。
第二個是老百姓對大運河的關注普遍不足。隨著一段一段地走下來,我感覺跟長城相比,大眾對大運河的了解實在太少了??蓮臍v史上偉大的人工建筑工程層面來看,這兩項工程可以說是同等重要的,對整個中華民族的影響都很深遠。長城是軍事工程,為抵御外族入侵曾發(fā)揮重大作用;而大運河的開鑿和歷代的修建,都是為了漕運,要把南方的稻米運到北方,供朝廷官吏和軍隊享用,從經(jīng)濟上鞏固了中央集權(quán)的封建王朝。所以說長城是為了安定,運河是為了繁榮。然而這樣一種非常珍貴的文物集合卻沒有引起像長城那樣的重視。
第三,我比較深刻地體會到了沿岸城市與大運河的孕生、變遷關系。比如說天津,它過去是漕運河道上的一個節(jié)點,由于物資交流,后來逐漸形成了一個聚集地,特別是在20世紀初,天津逐漸形成了中國民族工商業(yè)的雛形并發(fā)展壯大起來。三條石地區(qū)曾是天津的發(fā)源地,十幾年前我曾到過那里,而今我再去的時候,發(fā)現(xiàn)周圍的歷史痕跡沒有延續(xù)下來,已經(jīng)被很多西式建筑所掩蓋,完全認不出來了。當時我與一個當?shù)氐睦咸旖蛉私涣鲿r,他說三條石不行了,那種感覺就是三條石已經(jīng)和當?shù)鼐用袷チ寺?lián)系,也不再有什么親近感可言了。三條石歷史博物館雖然保留了下來,但與周圍景觀給人的感覺很不協(xié)調(diào),沒有歷史延續(xù)的感覺。
還有一個就是河北吳橋。吳橋的雜技文化也是運河文化的一部分,那里過去由于運河而人來人往,才逐漸形成了一些雜耍表演活動,之后才慢慢發(fā)展為整個城鎮(zhèn)的整體性文化。還有山東臨清,它曾因為運河上的停泊、中轉(zhuǎn)而曾經(jīng)輝煌過,后來由于清末時期漕運的終止,臨清也從繁榮逐步走向衰落。
您知道大運河正在準備2014年申請世界文化遺產(chǎn)嗎?
王:我知道。我覺得申遺是非常必要的,無論是政府也好,人民群眾也好,都應該積極努力地將這件事推動起來。但是我認為以目前的情況來看,要做的工作很多,還需要較長的過程。大運河畢竟太長、經(jīng)歷的時間太久、包含的東西太多,所以保護起來難度也非常大。另外我覺得可能媒體宣傳做得還不夠,2014年要申遺,現(xiàn)在還有好多人都不知道呢。
杭州,大運河上最南端的船閘。通過這座船閘的貨船就進入錢塘江了。(圖片版權(quán):王一翁)
您對大運河的未來有哪些展望?
王:首先,作為北京市民,我希望運河的水質(zhì)可以得到改善,走在河邊不要有難聞的氣味兒;大運河兩岸整治要通盤考慮,避免各地政府各自為戰(zhàn),相互割裂或者相互雷同。希望在大運河沿岸的空間設計上能夠?qū)⒋蟊姷暮侠硇枨罂紤]進去—比如放風箏、釣魚以及其他體育運動場所,應給予合理的安排和設計—使這條歷史悠久的大運河能夠真正地與百姓的休閑娛樂生活聯(lián)系起來。
其次,在沿岸的景觀設計中,最好能夠體現(xiàn)出運河自身的歷史文化。舉例來說,有很多家長會在節(jié)假日的時候帶孩子去通州大運河森林公園,但是我認為那里的兒童游樂場所運河文化并不突出,兒童活動空間里掛著“學習雷鋒好榜樣”的標語。孩子對幼年時期的所見所聞印象最深刻,如果這里能設計一些與大運河歷史有關的游戲設施,讓他們能夠在玩的同時學習到一些運河知識的話,我覺得很多孩子都會牢記一輩子。
還有,大運河的航運功能在北方早已被火車、汽車運輸所取代,但有些地方仍然是物流交換的節(jié)點。我在天津三岔河口地區(qū)看見,許多貨運汽車就停在河邊的公路旁,交換轉(zhuǎn)運貨物,非常繁忙。如果在這里規(guī)劃設計一個物流交換中心可能更好。
最后,我認為要對大運河進行怎樣的開發(fā)需要政府的謹慎考慮。拿長城舉個例子,很多人看到八達嶺長城能賺錢,各地方就都效仿著搞開發(fā)—北京周邊的長城段落我也去了不少,感覺凡是有長城的地方,就能圈起來賣票,然后就把旅游收入當作當?shù)氐慕?jīng)濟增長點。這種一味效仿的模式所造成的結(jié)果就是長城景點的雷同、缺少地方特色。我覺得大運河的旅游開發(fā)如果只是圈一個碑、一座橋,旅游項目僅限于讓游人坐車坐船四周一看,然后吃吃農(nóng)家飯之類的話,我會感到很失望。我個人希望運河兩岸的景觀不要單一、同質(zhì),要能體現(xiàn)出地方性的歷史、文化傳承,不要建完了以后完全變了個味兒。讓我們大家都出把力,把祖先留給我們的大運河保護好,傳承好。(涂先明、田樂 采訪,田樂 整理)
原文摘自《景觀設計學》2012,(03),總23期: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