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發(fā)現(xiàn)  /  思想  /  正文

雨水收集摩天大廈:2010年摩天大廈設計大賽榮譽獎

admin 2010-04-01 來源:景觀中國網(wǎng)
      2010年摩天大廈設計大賽中,波蘭建筑專業(yè)的學生Ryszard Rychlicki和Agnieszka Nowak獲得榮譽獎。   “捕雨”摩天大廈的屋頂和外壁都設有溝槽系統(tǒng),這些系統(tǒng)能夠盡可能的收集雨水,來滿足大廈住戶的每



  2010年摩天大廈設計大賽中,波蘭建筑專業(yè)的學生Ryszard Rychlicki和Agnieszka Nowak獲得榮譽獎。

  “捕雨”摩天大廈的屋頂和外壁都設有溝槽系統(tǒng),這些系統(tǒng)能夠盡可能的收集雨水,來滿足大廈住戶的每日需求。平均每人每天的用水量為150升,其中85升用水可以用雨水代替。在最近30年內(nèi),人們的用水量急劇增長,其中原因包括洗衣機、洗碗機、園林灌溉設備和沖水廁所的大量應用。西方國家里,住宅用水的1/3是用來沖廁所。比起1900年來,美國的用水量已經(jīng)增加了1000%?,F(xiàn)在,平均每個美國人的用水量是發(fā)展中國家的5倍以上。用水量的提升也和生活質(zhì)量改善有關。而丹麥人舉國有一個習慣,就是收集雨水用來洗滌和灌溉植物。最近十年,丹麥人的純凈水平均用量已經(jīng)下降40%,而那些被稱為生態(tài)村的居民平均用水量只用國民平均用水量的1/3。

  Ryszard Rychlicki和Agnieszka Nowak看到這組數(shù)據(jù)后,他們決定設計一座能收集和處理雨水的大廈,收集到的雨水供住戶使用。植物在收集雨水方面就有著很大的優(yōu)勢,因此他們打算設計出一種類似的機械裝置來收集雨水,以應付缺水或者水過多情況。最開始設計的時候,他們只注重于大廈屋頂?shù)男螤钤O計,看哪種形狀能收集到最多的雨水。大廈屋頂是個大型的漏斗形蓄水設備,里面種植了蘆葦,蘆葦是種植物凈水“設備”。在這一步,雨水被處理成可使用的水,然后傳送到個各個住宅中去。建筑外壁上的溝槽網(wǎng)也可以收集雨水,外壁收集到的雨水供給各個樓層,多余的則儲存到蓄水設備中。收集的雨水可以用來沖廁所、洗衣、灌溉植物、清洗地板和其它住宅用途。在分析過多個發(fā)達國家大城市的降雨量后,他們最終設計出這個大廈。

  項目信息

  項目:雨水收集摩天大廈
  設計師:Ryszard Rychlicki、Agnieszka Nowak(波蘭波茲南建筑美術學院四年級學生)
  所獲獎項:Evolo雜志2010年摩天大廈設計大賽榮譽獎



  • 給Ta打個賞

11

發(fā)表評論

您好,登錄后才可以評論哦!

熱門評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