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cncwe.org)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文物折射了歷史、社會、思想的變遷、生活的隱密……是可觸摸到的消逝了的真實。人們依據(jù)文物再現(xiàn)前朝及遠古的面貌。古猿人的頭骨、恐龍的遺骸、魚的化石,都成為稀世珍寶,因它們證實了宇宙發(fā)展的軌跡。如果這些頭骨與化石之類遍地皆是,便不成其為文物,恐龍滿地走,人類避之不及了。
文物更多屬人造之物,只不過是前人所造。緬懷祖先,戀念祖先之事事物物,珍視文物具有深層的感情因素。故宮、古民居、古橋梁,古人在建筑中用盡財力物力,更用盡心機。建筑不止實用,且力求美觀,其原創(chuàng)時期便同時是造型藝術的起步。我們一向為項羽一把火燒掉阿房宮耿耿于懷,這個文盲土匪太可惡。近來考古發(fā)掘證實阿房宮并無焚燒跡象,且根本并未完成,我心里原諒了猛霸王。從希臘的柏得儂廟、羅馬的斗獸場、巴黎的凡爾賽宮、世界各國的皇宮,到我國的長城、天壇及唐建佛光寺等等早已屬被保衛(wèi)的名勝,不在話下。如今最大問題是我國大量的民居,面臨著拆與保的命運,爭吵不休,無法解決。
生平忙丹青,踏遍青山,我偏愛古樹、老屋,它們確是非常之美。安居樂業(yè),能樂業(yè)者必講究安居,參觀那些老屋大宅,門廊庭園,亭臺樓閣,可了解房主的生活水平與享樂品位,但讓今人居住,則照明、供暖、通風、防潮、防暑……均須徹底改造了。中國人、洋人、一批批的參觀者均覺得古民居美,有情趣、稀罕,都贊賞那久遠年代便創(chuàng)造了當時美好的生活。但參觀后,所有的參觀者便住到今天的賓館酒店去了,誰也不愿留住在古宅里,古宅里的工作人員下班后也回家去了,古宅失去其宅的實用價值,已成為示眾的巨大文物。聯(lián)合國更選幾處這樣巨大的文物保護起來,必須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旅游收入大概可以滿足需求。但大量老百姓的磚木住宅都朽了,要重建,重建就不能再建老樣子,因那已不適應今天的生活,為了別人眼里的獨特與獵奇,強迫老百姓就范,行嗎?而新建民居如何立足當代,吸取西方和傳統(tǒng)之優(yōu),這絕不是一個簡單問題,這是科學與藝術的創(chuàng)造課題,我們呼吁專家,重視專家,這樣的專家屬國寶級。
傳統(tǒng)體現(xiàn)于感情,而非形式。
中國人講究光宗耀祖,要求子孫為祖上爭光。同時,對身后聲名與祖上的榮華同等重視,“留取丹心照汗青”,這真正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精神,這種精神似乎比其他國家更鮮明突出。傳統(tǒng)觀念是家族觀念的擴展,家族觀念是傳統(tǒng)觀念的微縮,我估計中國人的家族觀念當居世界首位,家譜也許是我國的特產,數(shù)典忘祖被認為是罪大惡極。“五四運動”打開了封閉的門戶,梳理了傳統(tǒng),展拓了傳統(tǒng),救救孩子!創(chuàng)造新文化是子孫唯一的前途。今天重視世界文化的多樣性,那多樣性,當指今日創(chuàng)造出的多樣性,祖上的多樣性已進博物館珍藏,陳列,用祖上的成品同國際上去比今天的多樣性,豈非顯示了子孫的沒出息,因文物不是今人的創(chuàng)造。有人買了件銅器,銅綠斑斑,此公卻將之擦得光亮如新,別人嗤笑他的愚昧,魯迅感到他不過還原了文物的本來面目。文物本是現(xiàn)實什物,時間將之涂抹成模糊的“文物”,它也就身價百倍地在人間穿來穿去,被人買來賣去。
在現(xiàn)實生活中,總是糟粕多于精華,有幸被保留下來的“文物”,必然更是糟粕多于精華,出身糟粕,長壽而成精華,文物之幸也。若傳統(tǒng)之事物統(tǒng)統(tǒng)長存,后人便無立錐之地。淘汰篩選,新陳代謝,維護著人類文明的繁衍不息。當代之事,立足當代,重在創(chuàng)造新生,新生不一定從繼承而來,因未來是未知。若一味強調立足傳統(tǒng),要在傳統(tǒng)基礎上求發(fā)展,則將永困于傳統(tǒng)的基礎之大牢,能越獄而出者鳳毛麟角。而傳統(tǒng)的歷次大轉變,大發(fā)展,都近似后浪推翻前浪的革命風暴。
文物除文史價值外,其實體往往是具審美價值的藝術品,玩文物,玩藝術,擴展了文物市場。進入市場,良莠不齊,真?zhèn)位祀s,垃圾多多。不久前一次大規(guī)模的工藝品拍賣會,據(jù)報道幾乎全軍覆沒,統(tǒng)統(tǒng)賣不掉,有人怨因缺乏大師,而實質問題是落后的審美觀制品已日益被當代人唾棄。那些陳腔濫調的黃楊木雕、牙雕、石雕,老藝人們雖終身愛其手藝,感嘆后繼乏人,連自己的孫子也不肯繼承了,若遇上低水平的洋人夸他們的作品,賦予了他們心靈的慰藉與希望。
豪富大宅中的磚、木雕飾以繁瑣為美,堆砌為美,導游講解一派胡言,夸夸其談其中從情節(jié)故事到表現(xiàn)形式之精妙絕倫。民間,因其地處偏僻,閉塞,貧窮落后,但聰明的藝人用泥、木、竹、紙、麥稈等最簡單的材料制成巧妙的什物和玩具,確是極生動的藝術創(chuàng)作,雅俗共賞。
民間藝術的價值誕生于智慧。
民間的處境不斷變化,城鄉(xiāng)區(qū)別減弱,民間的涵義日益淡化,固有的民間藝術的樣式不能永葆原貌,智慧不斷發(fā)展,民間藝術必然在創(chuàng)新中變異,呈現(xiàn)新貌。舊情脈脈,人們對舊形式的過分維護,其實是斷了它們的新生前程。
文物進入了時尚,于是,并無文物價值的“文物”,偽造的“文物”,文物垃圾充斥市場,看來尚無鑒別與控制真假文物的有力機構。上海市宣言要拆除城雕垃圾,我聞而喜,鼓掌。改革開放以來,無數(shù)蹩腳壁畫和城雕占領了城鄉(xiāng),污染了景觀,丑化了國家文化的面貌,拆!拆!拆!毀!毀!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