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發(fā)現(xiàn)  /  思想  /  正文

重建家園的精神空間

admin 2008-09-12 來源:景觀中國網(wǎng)
汶川地震帶來的人民生命的巨大損失,在較大程度上應該歸咎于過去快餐式的、只有量而缺乏“質(zhì)”的房屋建筑和城鎮(zhèn)規(guī)劃。在同樣快速和有可能快餐式的災后重建過程中,我們不但應該關注物質(zhì)家園的堅固性和抗災的“質(zhì)”,還應該特別關注棲居的精神的“質(zhì)”,那就是家園的精神空間的建設。討論了和諧的精神空間的本質(zhì)屬性——天地—人—神的和諧,并從定位、歸屬與認同各方面討論如何實現(xiàn)人與自然(天地)、人和人、人和神的和諧關系。作為參與災后重建過程中的感悟,與同樣關注災后重建的人們分享。
自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發(fā)生以來,在第一時間的抗震救災工作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之后,科學、理性地災后重建已成為當前和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的工作重點。6月初,國家汶川地震災后重建規(guī)劃組成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審議并原則通過《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條例(草案)》。隨著工作的深入和與災區(qū)民眾的廣泛接觸,我們卻發(fā)現(xiàn),地震造成的破壞不僅僅是物質(zhì)家園的喪失,更重要的是精神家園的喪失。這種精神家園的喪失體現(xiàn)在人們精神世界的參照系的破壞,包括人相對于自然的坐標系統(tǒng)的破壞、人相對于社會的坐標系統(tǒng)的破壞、人相對于信仰體系(“神”)的坐標系統(tǒng)的破壞,表現(xiàn)為安全感、歸屬感和認同感的喪失。城鎮(zhèn)基礎設施、村鎮(zhèn)建筑等物質(zhì)家園的建設相對來說是較為容易、并能在較短時間內(nèi)完成的,而更為艱巨和長遠的任務是如何建設一個精神家園,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家”,而非狹義的房子和物質(zhì)意義上的家園。
  1 定義:精神家園——人詩意地在大地上的棲居
  一個精神的家園是充滿詩意地在大地上的棲居。怎么樣的環(huán)境、怎么樣的居住是人感到充滿詩意的棲居?哲學家海德格爾把做詩的本質(zhì)理解為人在大地上的棲居,棲居的本質(zhì)也就是做詩的本質(zhì),“做詩首先把人帶上大地,使人歸屬于大地”。因此,棲居的過程是認同于腳下的土地,歸屬于大地,并在天地中定位的過程。棲居使人成其為人,使大地成為大地,使人的生活具有意義。這樣的棲居本身具有詩意(Heidegger,1971)。這種詩意的棲居稱作“天地—人—神”的和諧,是我們說的真正的家,而非房子。要達到這種狀態(tài),兩個方面是最根本的:
  其一是定位。棲居者在“天地—人—神”中定位,是要在大地中、在天地之間、在宇宙之間、在人與人的社會關系中、在人與神的信仰體系中,找到一個具體人的位置,找到棲居者的安身立命之地。定位使人在恐怖的自然中找到自己的方位,獲得安全感;
  其二是認同與歸屬,認同人居住的大自然,認同人居住的社區(qū),認同于人心中的那個神靈。
  四川地震破壞嚴重的地區(qū)是具有豐富精神生活的藏羌民族地區(qū),這里精神家園在某種程度上比物質(zhì)家園更重要。地震帶來的精神家園毀壞體現(xiàn)在每一個個體生命在“天地—人—神”坐標系統(tǒng)中的迷失。所以,重建精神家園意味重建“天地—人—神”參照系統(tǒng),并使每個個體重新獲得精神坐標,重獲安全感、歸屬感和認同感(表1)。
  2 在“天地—人—神”關系中的定位
  第一種定位是人在天地間的定位。千百年來,生與死的生存經(jīng)驗,使人類學會在大地中選擇一塊地方,并演繹為鄉(xiāng)土文化和鄉(xiāng)土景觀。他抬頭所見的星星和山峰是永恒的方位指示,房后的風水樹、房前的溪流是伴隨人生成長的坐標。整個中國大地,從國之首都,到各個州府衙門,都知道自己的村鎮(zhèn)、自己的家族來源于茫茫昆侖的一個分支,來源于黃河或長江的某個支流,總之,來源于某個可以倚靠和藉之以定位的地方。這就是人要在天地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要跟天地、要跟山水、要跟大自然的過程、跟自然的結(jié)構(gòu)有一種生命的聯(lián)系。這就是生命之樹,人只是這個大地生命之樹上的一片葉子,或者是一個小小的果實。這種人與天地的關系,在地震最嚴重的藏羌地區(qū),原本具有根深蒂固的傳統(tǒng)。強烈的地震導致山川毀容,而異地安置,滿目山川生疏,自然的坐標消失了,人因此迷失。所以在災后重建規(guī)劃時,如何使村鎮(zhèn)與山川大地建立起一種空間上的定位聯(lián)系,是重獲精神家園的一個基本條件。鄉(xiāng)土景觀的保護和修復是重獲精神家園的有效途徑。
  第二種定位是每一個人在社會中、在一個社區(qū)中的定位。在藏羌地區(qū),村鎮(zhèn)社區(qū)充滿意義、充滿溫情、充滿詩意。每個村民知道和自己一起打水的人都是怎樣的;他熟悉村里的每一個人,他的家庭三代同堂,每個人都可以在社區(qū)中、在家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他知道姓氏傳承到他已經(jīng)是第幾代,而且知道此前是誰,此后又將是誰,通過這種聯(lián)系,形成了一個家族、一個社區(qū)的一種緊密關系。如今,親人離世,鄰居遠去,在社區(qū)與社會的坐標中,他失去了方位,失去了生活的意義。如果在重建的社區(qū)中,他不知道他樓上住的是誰,他隔壁住的是誰,不知道在這個社區(qū)里頭他扮演什么角色,他便在社會中失去了自我,不知道自己是誰。在一個社區(qū)里如果他自己找不到自己的話,那他居住在這兒也是茫然的,由此而帶來的便是諸如自殺這樣在未來世界尋求定位的行為。所以,重建和發(fā)展家庭、家族和社區(qū)的草根關系,是實現(xiàn)重建精神家園的一個基本條件。
  第三種定位是人與神的關系的定位。對于受災的藏羌地區(qū)山地居民來說,每一寸土地都是有“神靈”的,這種神靈本質(zhì)上是人對于土地的依賴與寄托。在大地上擇居的人們,知道自己所歸屬的神靈是誰——他們房后那片山、那叢樹,屋前的流水,甚至水中的游魚和天上的飛鳥。他們可以將一堆刻上經(jīng)文的石頭(瑪尼堆)奉為神靈,知道自己是跟神靈居住在一起的,土地和生命之神時刻守衛(wèi)著他們的現(xiàn)在和未來,他們在神靈的蔭庇下生活。這就使他的住所有了含義。強烈的地震使曾經(jīng)神圣的山川、樹木、鳥獸面目全非,昔日保佑自己的神靈不復存在,神既離去,人便因此失去了自我。尼采說:“上帝死了,人也將死去。”所以,重建和發(fā)展人與當?shù)刂耢`的關系,重建草根信仰,是實現(xiàn)和諧精神家園的又一個基本條件。
  3 在“天地—人—神”關系中的認同和歸屬感
  使棲居具有意義,人必須認同和歸屬于自然、認同和歸屬于社會、認同并歸屬于某種“神”。一個缺乏“天地—人—神”認同與歸屬的人,便是一個被遺棄的“孤兒”,一個失去精神家園的流浪者。地震使數(shù)以百萬的人成為精神的流浪者。
  第一,認同于自然。山地民族,特別是在藏羌地區(qū),人認同并歸屬于自然也就是認同于自然的水、認同于自然的山、認同于自然的植物、認同于自然的動物。先民馴化牛馬,用生物力來耕作、負重,實際上就是對自然界生物的認同;用山上的木頭、河谷中的石頭來構(gòu)筑融于自然景觀的房子,是對自然材料的認同;選擇合適的地方安居,順應自然的水與風,是對自然過程和格局的認同。認同是人及其家園融于自然,這便體現(xiàn)為鄉(xiāng)土文化,即文化景觀、民族特色。所以,災后重建應該尊重鄉(xiāng)土文化、民族文化,包括鄉(xiāng)土材料的利用,使棲居者感到這是他的家。這種認同還包括主動地與自然過程和格局的交流,包括親手建造居所、親手搭建橋梁。因此,災后重建不應該是外來人建好房子、村鎮(zhèn)給當?shù)厝司幼?,那只能使當?shù)厝诉h離他的“地方”、他的場所,遠離地方上的土地和自然過程,不可能建立起認同與歸屬的關系。重建應該是當?shù)厝说闹亟ê湍軇拥?ldquo;棲居”過程。援建不應該變成為包辦。
  第二,認同于社會。住在一個村莊里或是城市中的一個大院子里頭,他認同于居住在一起的那群人。當他走出這個社區(qū)的時候,他的語言、他的行為、他的所有表現(xiàn)實際上帶著他的那群人、帶著他的社區(qū)、帶著他的祖祖輩輩的音容笑貌和習慣。他周圍鄰居的所有習慣和信息都會體現(xiàn)在他的身上。因為他認同于他的祖先、認同于他的父母、認同于他周圍的鄰居和同伴。這就使人融于社區(qū)、融于社會,這就使世代的生活具有意義。因此,重建新家園,本質(zhì)上是重建和諧的社區(qū),讓每個人都與社會建立起和諧的關系,而不能使之成為一個被遺忘的角落。
  第三,認同并歸屬于“神”。這個神靈可能是土地爺、灶王爺,也可能是門前的瑪尼堆、一潭圣泉、一座圣山。那是心靈的歸屬。藏羌地區(qū)是一個有故事而令人敬畏的地方。作為規(guī)劃設計師,我們可以是信仰科學的無神論者,但同時不必忌諱,也不應該諱言我們所服務的人們需要“神”的事實,特別是對地震破壞最嚴重的藏羌地區(qū)的人民。任何一個沒有信仰的民族和個體,都會面臨關于生命和生活意義的危機。這種“神”可以是無神論之信仰。但對于一個山地民族來說,這種神可以是某種一神教的神,也可以是祖宗之神,也可以是地方之神,更可能是土地之神、大山之神、大樹之神。不管我們每個人帶有什么樣的信仰,我們都不應該不尊重別人的信仰,更何況是深受自然災難蹂躪的個體和群體的信仰。所以,重建精神家園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是重建災區(qū)人民的草根信仰體系,尊重他們的信仰,不失時機地讓“神”去感化和慰藉受創(chuàng)傷的靈魂。認識這一點,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么在文明的西方,災難面前,第一個到現(xiàn)場且最后一個離開現(xiàn)場的援救者常常是牧師。
  汶川地震不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災難,但我們卻看到了中國歷史上最宏大的救災和災后重建的場景,這是值得慶幸的!這要感謝中國社會過去30年的物質(zhì)文明的建設。同時,我們也看到,正是過去30年的快餐式的村鎮(zhèn)建設,埋葬了數(shù)萬生靈,這是中國建筑史上永遠不可抹去的恥辱。該告別一個只有“量”而沒有“質(zhì)”的時代了。而這個“質(zhì)”遠不是房屋的堅固性,還在于棲居的內(nèi)在含義。我們期望的是在這快速的災后重建過后,我們的人民不但可以逃避強烈的自然地震,更能在精神的地震中逃生,而這同樣是設計師的重任。 

  作者:俞孔堅,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導,北京土人景觀與建筑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首席設計師
  • 給Ta打個賞

11

發(fā)表評論

您好,登錄后才可以評論哦!

熱門評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