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中關(guān)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shè)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cncwe.org)版權(quán)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wǎng)安備 110108000058號
陳先生是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guī)劃學院教授、建設(shè)部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城市規(guī)劃學會副會長。
——當前在實現(xiàn)城市現(xiàn)代化工作存在著一些誤區(qū),“熱衷于搞華而不實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市政建設(shè)盲目追求高檔次、高標準”(朱總理語),不顧實際的需要,追求大廣場、大馬路、大立交、大城標。
陳教授痛恨這種“政客”行徑:“一是講氣派往往大而不當,大而無用;二是精品不多,粗俗低劣設(shè)計處處可見。當前不少城市領(lǐng)導都很抓緊在任職期間做出成績,這種'只爭朝夕'的精神狀態(tài)對加快城市進步有著積極的作用,但往往又操之過急,逼得太緊,難免粗制濫造,以至花錢買遺憾的常有所聞。”
常聽有的城市要高標準,“30年都不落后”!做得到嗎?陳秉釗認為通常是做不到的,“你就說手機吧,10多年前,還像磚頭一樣,而且十分昂貴,那個時候,你能想到短短那么幾年,手機會像現(xiàn)在這樣小巧玲瓏功能多還便宜嗎?”
陳先生認為真正能30年不落后的,是與自然和諧的園林式城市。
“不少人把城市的特色,形象寄希望于建筑,殊不知這幾年全國各地建筑量之大是空前的,大型建筑比比皆是,但有幾個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也許上海的東方明珠塔、大劇院還能算上,但是這些能有特殊造型的公共建筑實在是鳳毛麟角,它也只能作為標志性的建筑,還談不上城市特色,而且這些建筑并非所有城市都能建得起。 ”
“最能創(chuàng)造城市特色的是巧于利用上天賦予的大自然,要像根雕藝術(shù)家那樣去揣摩,因材構(gòu)思。像濟南的'一城山色半城荷',常熟的'十里青山半入城',福州的三山等。大自然的是無法模仿的,山、水、城的融合才具有永恒的魅力。但不少人對城市的自然賦予毫不珍愛,大有'要高山低頭,河水讓路'的氣概,馬路非筆直誓不休!早在2000多年前,古人就告誡:'因天材,就地利','城郭不必中規(guī)矩,道路不必中準繩'。”
陳秉釗尤其對有些地方動不動就修80米、100米寬的大馬路不以為然?!安灰f我這樣的老頭子,就是年輕人,過馬路也吃力啊。”而且浪費,因為城市的土地是有限的,而土地是政府手里最有分量的資源,“一條80米的馬路完全可以修成兩條,一樣夠用,這樣沿街有商業(yè)價值的高價地就多出了一倍。你看上海,馬路都不太寬,但是路網(wǎng)很密,這個算盤就打得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