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cncwe.org)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轉眼間已步入三月,
乍暖還寒時節(jié),花朵含苞待放。
溫暖的春天讓人忘卻了冬日的寒冷。
大家最近有沒有去觀看深港雙年展呢?
我們學社這次設計營的作品展出在
深港雙年展南頭古城主展區(qū)A2三樓通道,
歡迎大家前來觀展!
讓小編帶你回顧一下此次設計營的故事吧!
2018.1.26-2018.2.8 深圳設計營期間
雨水和冰雹帶來了寒意,氣溫驟降,
在這個深圳十年一遇的最冷冬天里,
有那么一群人,不辭辛苦加班加點,
努力提升自己,認真學習不斷進步。
最終為深圳設計營畫上圓滿的句號!
對南頭古城場地現狀進行分析討論
設計初稿的探討與交流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學生們辛苦工作的日子吧
2018年2月8日下午2點,土人學社自然【城市】村莊設計營Final Review在深港城市/建筑雙年展(深圳)主展場南頭古城B4展廳進行,導師及嘉賓陣容強大,共同對設計營的成果進行探討和點評。
Final Review海報
由土人學社教務長Tom VEREBES介紹設計營點評團隊:
導師團隊:
黃琦瑾(AECOM)
陳杰(Evolve Design)
Casey KELL(MAD)
Tom VEREBES(Turenscape Academy)
熊瑛(Turenscape Academy)
朱冠旗(Teaching Assistant)
嘉賓團隊:
林海(Associate,Arup,Shenzhen)
郭馨(Shenzhen University)
周建杰(Principle Architect,RUA)
黃濤(Partner,TIA Studio)
勞靖恒(Senior Urban Designer,AECOM)
B4匯報現場?UABB
匯報現場?UABB
首先由Hana老師(Workshop Leader)對南頭古城城中村的現狀以及整個工作坊的成果進行介紹,工作坊共分為3個學習小組,分別根據自己的擅長領域進行選題和研究。
Group 1 匯報?UABB
第一組成員針對南頭古城的開放空間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由于南頭古城是高密度的城中村,戶外空間極為有限,除了狹窄的道路和少量的公共活動空間外,幾乎沒有其他空間來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開放空間。
南頭古城城中村現狀
城中村拆遷建設是一個極為嚴重和復雜的問題,大型拆建容易引發(fā)爭議,難以實施。因此,第一組成員試圖研究將南頭古城的少量空間轉化為開放的空間并與周圍建筑物和道路建立聯系,以便增加公共活動的數量,提升城中村空間與公共生活品質。于是第一組成員決定采用2種策略:將低矮建筑的屋頂平臺改造成開放空間&建立連接地面開放空間的空氣通路。
Group 2 匯報?UABB
第二組成員針對南頭古城的雨水收集和處理問題進行研究,通過設置84×84網格點的雨滴,把南頭的地形和建筑輪廓作為基地,在Rhino和GH里模擬雨水的流向和方向,將模擬降雨、雨水聚集點和街道承載能力進行重疊,可以得到一些有比較嚴重的洪水問題的關鍵地點,將這些位置作為研究對象,計劃使用不同的原型來解決洪水問題和植被缺乏的問題:1、綠色家具用于雨水收集從而進行灌溉和蓄水;2、提升綠色家具來更改水的軌跡。
Group 2 匯報
Group 3 匯報?UABB
第三組成員針對南頭古城的光照問題進行研究,成員們發(fā)現在南頭古城里,商業(yè)區(qū)的道路最寬,居民區(qū)臨近的道路最窄,地面上沒有足夠的陽光,居民沒有充足的日曬來曬干衣服;由于高層建筑緊密相連,住戶之間無法形成接收陽光的通道,使得內部空間常年陰暗少光。于是成員們決定利用陽光反射來輔助解決這一問題。
Group 3 匯報
B4匯報場地
嘉賓點評?UABB
土人學社教務長Tom老師進行點評
由Tom老師向學員頒發(fā)俞孔堅博士簽名的“土人學社”結業(yè)證書
Final Review結束啦!
小吃吃起來!香檳喝起來!
14天,老師和學員們的辛勤勞動,
都在最后的匯報成果中展現。
“Learning By Doing”
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
通過實際操作獲取的知識和技能
才是真正屬于自己的!
此次活動特別鳴謝:
2017 深港城市\(zhòng)建筑雙城雙年展(深圳)
飛地書局
鯉魚SOHO
對本次活動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