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地”(Brownfield)這一術語起源于1990年代早期,由美國最早提出并定義,并在21世紀初成為全球普遍存在和關注的難題。同一時期,正是中國城鎮(zhèn)化進程最為迅猛的發(fā)展階段,隨著城市的不斷擴張,以工業(yè)用地為代表的大量被污染的、破敗的土地躋身新建城區(qū)中,成為了城市的一部分卻不被城市所使用。如何應對棕地帶來的潛在危險并加以重新利用,是現(xiàn)代中國城市普遍面臨的挑戰(zhàn),也是當下生態(tài)文明建設中迫在眉睫的議題。
本書在這一關鍵時機下得以出版,包含的信息與案例研究都基于來自美國的范例。作為一本簡短而清晰的入門讀物,本書系統(tǒng)地介紹了美國棕地再生的基本現(xiàn)狀、工作步驟、法律規(guī)定、激勵政策、污染修復技術和土地利用及場地設計等相關內容,以方法講解和案例實踐兩大部分生動呈現(xiàn)。本書的第二作者為美國哈佛大學的尼爾?科克伍德教授,他曾于2003~2009年任哈佛大學設計學研究生院景觀學系主任,是美國棕地再生領域的先驅和景觀設計領域最有影響力的棕地修復專家之一,專門為此次中文譯本的出版作序。同時作序的還有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景觀學系主任楊銳教授。美國景觀設計師協(xié)會(ASLA)出版的專業(yè)期刊Landscape Architecture Magazine中的書評指出,本書及時地提供了一種富有遠見的棕地再生視野,并給出了在具體管理層面具有操作性的指導意見。本書所面向的讀者是初次參加到棕地再利用與再開發(fā)過程中的人員——“棕地新手”,既可以是來自中央政府機構或地方行政部門的人員,也可以是地產所有者、感興趣的市民或其他利益相關者,亦或是規(guī)劃師、景觀設計師、建筑師或工程師。
值得一提的是,本書的實踐案例占了近二分之一的篇幅,實用性可見一斑。書中的五個案例是作者在美國境內遴選出的、由“棕地新手團隊”運作的項目,探討了如何將前文所述的方法原則用于具體實踐。這些案例不僅呈現(xiàn)了不同的故事和經驗,更包含了相關的教訓,非常適合第一次接觸棕地項目的讀者學習。這些案例并非都介紹成熟的方法,而是全面討論了獨特案例中可行與不可行的手段及其緣由,對其他不同的棕地項目或有借鑒和啟發(fā)。書中有調查顯示,很多人都認為與棕地第一次打交道是坎坷的,本書正是想幫助并指導這些“棕地新手”們的學習和工作。
本書并不是一本翔實的技術手冊,而更像是娓娓道來作者所認為的面對棕地應有的視角和觀點、完成項目的具體方法和手段,向讀者介紹將棕地再生從理論付諸實踐這一系統(tǒng)過程。它記錄了新手們和棕地一起再生的故事——不僅包含專業(yè)技術人員,這也正說明棕地再生是一項合作的事業(yè),需要專業(yè)人士、社會活動家以及普通市民一起,共同摸索一條通往可持續(xù)未來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