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熙坤近影 何謂大雕?大雕者,藝術與責任兼之;中雕者,藝術及金錢并之;小雕者,金錢加金錢也。 袁熙坤者,六旬有三,畫壇名宿,窮一生追求,以高深之境界、無窮之創(chuàng)意、超凡之技藝、
袁熙坤近影
何謂大雕?大雕者,藝術與責任兼之;中雕者,藝術及金錢并之;小雕者,金錢加金錢也。
袁熙坤者,六旬有三,畫壇名宿,窮一生追求,以高深之境界、無窮之創(chuàng)意、超凡之技藝、舍我之品格,博得“東方油畫締造者”之稱謂、“奧運義工”之美譽,且以卓越成就立于中國美術界之林,其雕塑藝術之精、奧運情結之深、社會責任之重、慈善事業(yè)之持,有口皆碑,故曰:大雕。?——作者題記
2007年11月17日,北京奧運新聞中心云集了眾多記者和體育收藏愛好者。?
?
著名主持人孫曉梅那甜美的聲音引導人們將目光集中在一位藝術家的照片上:“這位就是我國著名的雕塑大師袁熙坤先生,他是因雕塑獲得外國總統(tǒng)和文化部門頒發(fā)的最高榮譽勛章和權威藝術獎章、也是因雕塑獲得國際勛章最多的中國藝術家。他有著濃厚的奧運情結,他創(chuàng)作的‘現(xiàn)代奧運會之父——顧拜旦’銅像雕塑,應薩馬蘭奇之邀送往瑞士洛桑國際奧委會總部作永久收藏。而此次拍賣的以2008北京奧運會首次參賽項目小輪車為素材創(chuàng)作的雕塑,更是表達了袁先生獨特的‘奧運情緣’?!?
孫曉梅輕輕撫摸著小輪車雕塑說道:“小輪車是在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先生的倡議下,為了鼓勵環(huán)保、節(jié)能、減排,成為2008北京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袁熙坤先生認為,我國作為自行車大國,在目前國家大力推動建設節(jié)約型社會、環(huán)保節(jié)能戰(zhàn)略的今天,大力宣揚小輪車運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小輪車雕塑融合了奧運精神和科學發(fā)展觀的理念,具有極強的時代特征,收藏價值非常獨特?!?
500萬!袁熙坤創(chuàng)作的一個五環(huán)的青銅器雕塑的小輪車,最終以500萬元的價格拍賣成功。此次拍賣會拍賣收益用于成立“青少年奧林匹克藝術基金”,以及資助各大城市“中國奧運社區(qū)”的家庭代表游北京、看奧運。
大屏幕上的袁熙坤先生說:“藝術家的命運與祖國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當國家不安寧時,再好的雕塑將可能是狙擊手的掩體。我主張藝術家應用自己的藝術來回報社會,要跟民眾關注的一些事業(yè)結合在一起,它會使我們藝術家的心態(tài)和創(chuàng)作思路得到更高的升華,創(chuàng)作的形式有更加廣闊的天地?!?
袁熙坤,這位用雕塑凝固了永恒的奧運精神的雕塑家、畫家,不但走進了我的視野,也走進了許多關心和支持奧運會的人們的視線,更走進了輝煌的奧運史冊。
漸行漸近奧運情
初夏,在石景山的北京國際雕塑公園里,袁熙坤3幅雕塑作品的揭幕儀式舉行,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的創(chuàng)始人皮埃爾·德·顧拜旦、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終生名譽主席胡安·安東尼奧·薩馬蘭奇、世界著名的捷克教育家楊·阿姆斯·考門斯基,這些雕塑,都與奧林匹克有關,都與健康快樂有關,說明奧林匹克精神與雕塑藝術,從來都是相伴相諧的。
袁熙坤,他是怎樣與奧運結緣的呢?
那是1993年的秋天,袁熙坤為來訪的薩馬蘭奇先生畫像。這幅畫像得到薩翁的高度贊揚,從此與奧運、與薩馬蘭奇先生結下了不解之緣。2003年12月18日,應薩馬蘭奇邀請,袁熙坤到瑞士洛桑奧林匹克總部訪問,帶去了他為奧林匹克博物館創(chuàng)作的東方油畫精品,并展示了北京朝陽公園的俯拍圖,表現(xiàn)了北京為創(chuàng)辦綠色奧運的實際行動和決心。薩馬蘭奇為畫家的行為所感動。袁熙坤畫過幾百張各國總統(tǒng)的水墨肖像,受到總統(tǒng)們的稱贊。在北京申奧表決前夕,袁熙坤又懇請因肖像結緣的40多個國際要人響應他的呼吁支持北京申奧。結果他得到這些政要們的復函,支持北京申奧。北京申奧成功,袁熙坤功不可沒呀。
2006年,為奧運會忙碌的袁熙坤,擔任了“2008奧運景觀雕塑方案征集大賽”組委會主任之職,他調動了一切關系,使全球巡展覆蓋面之大、參觀人數(shù)之多、與民眾互動廣泛之最,讓世人感嘆。僅王府井步行街巡展7天,收到的選票就有百余公斤。大賽評選出的292件(組)優(yōu)秀作品,在2008奧運之后將成為第29屆奧運會珍貴遺產……
為了迎接2008年北京奧運會,袁熙坤還準備在石景山國際雕塑園再放幾十件世界文化名人的雕像,新完成的達爾文、巴斯德、愛因斯坦等7尊銅像也將永久性地安放在這里。
袁熙坤望著那么多熱愛雕塑的人們,聽著那么多對奧運充滿期待的聲音,深情地說道,“為什么我會塑造那么多人類歷史上公認的宗教家、發(fā)明家、思想家、科學家?就是希望這些重量級的‘精神砝碼’成為維系這個天平的重要力量,使之不至于失衡。我的誓言是:以有限的財力,無形的才情,塑造我敬仰之人!”
藝德共兼鑄精英 2004年元旦鐘聲敲響時,依然在工作著的袁熙坤環(huán)視著四壁上懸掛的外國領導人的肖像,忽然想到,自己為世界上那么多的民族英雄畫像,為本民族的英雄畫過肖像了嗎?今年是鄧小平誕辰100周年,我不僅應該給鄧公畫像,還要用立體、永恒的雕塑來塑造他、紀念他、歌頌他,讓人們永遠記住他的豐功偉績。
袁熙坤走遍了各大書店和圖書館,搜集了鄧小平同志所有的圖像和錄像資料,一遍遍地仔細研究鄧小平的各種手勢、動作。他又花掉了1000元錢買來有關鄧小平的回憶文章、各種書籍,甚至在報紙雜志上發(fā)表的文章他也一篇不落。功夫不負有心人,袁熙坤終于發(fā)現(xiàn)了小平同志有一個標志性動作:手上點著煙,臉上露著慈祥,自如地翹起腿?;緞幼饔辛耍袼苁钦局€是坐著?
袁熙坤再次走進了資料的海洋。這次他又有驚喜的發(fā)現(xiàn),對于個子相對矮小的領袖,如拿破侖,一般選用坐姿,顯得堅定、健康、從容。頭略微后仰,更能展現(xiàn)胸懷祖國的大氣魄。
對!小平同志也應該是坐著,而且還要坐在藤椅上。藤椅體現(xiàn)中國地域特色。袁熙坤把小平同志曾經(jīng)坐過的藤椅復制了幾十把,但他卻忽略了一個細節(jié),很多時候工程過半,因為藤椅承受不住近1噸重的泥巴,而功虧一簣。當袁熙坤親眼看著雕塑開裂,那些非常精彩的手法難以重復,許多心血白白付之東流時,有誰知道作者的心有多痛?
袁熙坤心靈被一種使命感和對鄧公高瞻遠矚的敬佩之情包裹著。他的靈感終于來了,他的情感與泥土融為一體,他把屬于鄧公的人格魅力、領袖風范也一同捏進了泥里。
在鄧小平誕辰100周年之際,一尊鄧小平青銅雕塑誕生了,那傾注了袁熙坤許多心血的,帶有體溫的雕塑讓參觀的人們感到了小平的健在。他安坐于藤椅上,雙腿悠閑地搭放在一起,右手夾一支標志性的紙煙,深邃的雙眼遠眺前方。準確肖似的塑造,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巧妙的藝術處理,使偉人音容宛在,成為極具人格魅力和藝術感染力的豐碑。
心靈無圍成大器
走進坐落在朝陽公園的金臺藝術館,來者一杯清茶,一切都予以包涵,一切又決不勉強,極富君子之風。而最讓我難以忘懷和銘記的,還是藝術館主人袁熙坤的風范。
袁熙坤在海外見到中國文物大量流散備感痛心,對于那些靠盜賣祖宗遺產發(fā)不義之財?shù)男袨樯類和唇^,矢志收集海外珍品。他收購了1000多件古董珍玩,有張大千、齊白石、徐悲鴻、吳昌碩等大家的畫作,另有唐代執(zhí)壺、宋代白釉梅瓶等珍品。當我問到他何以將如此多的文物搶救回國時,袁熙坤說起一件往事:“20年前在東京的時候,在一家古玩市場,我看到一個漂亮的漢代墓葬品,是一個裝錢的盒子,這個桃木盒子雕刻精美,上面還有一把銅鎖,盒子的釉色非常好看。我愛不釋手,當即便買了下來。這個小盒子讓我想到了它的主人,他在仙逝前,一定希望把自己心愛的東西帶到天國之中繼續(xù)收藏,但他不會想到他的寶貝被他沒有教育好的子孫盜賣到國外了。由此我悟出了一個道理,一個人重要的是在活著的時候把自己最愛的東西與人共享。從此,我大量畫畫,然后拿畫去換銀子,換了銀子買文物。有許多人問我,自己花錢蓋藝術館,又花錢買這么多文物,死后卻留給別人,是不是有點虧?我想,藝術館和文物都是為了留給后人,但不是給我的孩子,是為了教育天下的孩子們。人總是要死的,但希望我的藝術,我的雕塑,我買回來的這些精神食糧以及我的誠心,能永遠不朽?!?
袁熙坤早年隨外公外婆從山東遷到云南,到了晚年外公外婆集資在云南蓋了不少的寺院,他從小就在佛教氛圍濃郁的環(huán)境長大,耳濡目染,產生了最樸素的公德心。至于后天啟發(fā)他大行其善的原因竟是一只老虎。上世紀70年代的一個黃昏,袁熙坤在云南原始森林中散步,與一只距離五六米遠的斑斕大虎相遇。老虎在看了袁熙坤一陣兒后,居然不屑一顧地扭頭大搖大擺地走了!原來老虎的肚子是圓滾滾的,是只吃飽了的老虎。
“這就是自然界的美妙,這就是自然法則。老虎是遵守吃飽了不多占有的自然法則啊。人如果一味貪婪,就不如一只動物?!痹趵ど钣懈杏|地說:“人最大的能力還是奉獻。人對自然的占有是有總量的。平衡才是最美、最永恒的。”
文心鑄魂藝常青
跟袁熙坤談天總是快樂的。沒有功利,沒有顧忌,那充滿朝氣、談笑風生而又極具親和力的談話,讓你感受不到他已是六旬有三。
他說,人生是可以雕塑的。人生兩條線,一為做事,二是做人。連做事都做不好何談做人?任何一個公民除了有滿腔的熱情,還要有與之相匹配的能力方可和諧。做事以求索為動力,做人以奉獻為基點,二者相互影響,相輔相成;如此,方能達到雙贏。
談到藝術,他說,藝術不等于生活,但必須把生活帶進藝術,藝術才會有生命力。
袁熙坤善談,淵博的知識讓他的談話經(jīng)常有閃光的思想出現(xiàn)。袁熙坤善于創(chuàng)新思維,他絕不重復別人的語錄。
袁熙坤的父親是著名的國畫家、雕塑家和美術教育家袁曉岑,他經(jīng)常讓孩子們玩泥巴。一次,他父親將一塊泥巴一分為二給他們姐弟倆捏著玩,當時七八歲的袁熙坤用泥巴做出一個翹著腿神氣活現(xiàn)的孫悟空,父親見了大加贊許。袁熙坤自幼喜歡看書。一次翻看父親從外國圖書館借來的畫冊,其中一幅圖上是兩個人在綁一個人并用刀割那人的耳朵。他一看氣憤極了,把畫中兩個施暴者的眼睛摳成了大洞。父親回家時揪著小熙坤就要到圖書館去賠禮。袁熙坤卻不服氣地說:“這兩人是暴徒,為什么這么殘酷割人的耳朵?”父親聽了心有所動,對圖書館的管理員說:這孩子有良知,不說他了。袁熙坤熟讀《三字經(jīng)》,熱愛萊蒙托夫的小說,喜歡肖斯塔科維奇的音樂,著迷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戲劇,臨摹羅丹、米開朗基羅的雕塑。
袁熙坤說過,心中所愛,皆可入畫。他對我說,“面對這些雕塑,我品嘗著繪畫無法帶來的滿足和快樂,與繪畫相比,雕塑是民眾共享的、全天候的、陽光下的藝術?!?
握別了袁熙坤,他的話依然回蕩耳際:藝術和奧運也是有共性的。藝術要表現(xiàn)生活中的真善美,而體育能最直觀地展示力與美。奧林匹克精神,就是通過國際間的體育交流和競賽,促進人類的文明與進步。而維系這個事業(yè)經(jīng)久不衰的力量,就是顧拜旦先生和薩馬蘭奇先生倡導的“體育+文化”精神。奧林匹克是最公正、最陽光,最直接體現(xiàn)真善美的事業(yè)。
發(fā)表評論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