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星石——破自行車上的“城市規(guī)劃師”
admin
2005-01-31
來源:景觀中國網
他,曾經做過高炮手、報話員、文書;他,曾赴越南戰(zhàn)場、唐山抗震救災一線;他,做了近20年的行政工作;他,騎著一輛破舊的老式自行車走遍南京的大街小巷;他,寫了160多封、30余萬字的城
他,曾經做過高炮手、報話員、文書;他,曾赴越南戰(zhàn)場、唐山抗震救災一線;他,做了近20年的行政工作;他,騎著一輛破舊的老式自行車走遍南京的大街小巷;他,寫了160多封、30余萬字的城市規(guī)劃建議信……他就是被譽為“業(yè)余規(guī)劃師”的普通市民蓋星石,他所提出的長途汽車站搬遷建議、道路交通走向建議、玄武湖住家問題建議及紫金山觀景臺不宜建等數十個城市規(guī)劃的建議都得到了相關職能部門的采納。?
他是一個戀“舊”的人
1961年部隊征兵,剛滿17歲的蓋星石正在南京四中上高二,憑著年輕人的一股沖勁,他報名隨部隊北上,離開了生他養(yǎng)他的故鄉(xiāng)——南京?!罢l知道一走就是6年,當我再次踏上南京這片土地,聽著熟悉的南京話,看見玄武湖、紫金山的時候,激動的心情無法抑制。在家鄉(xiāng)的時候沒有這種感覺,但一旦離開過家鄉(xiāng)重歸故里時,依戀的感覺特別強烈?!闭嬲屔w老關注起南京的城市規(guī)劃還是在1985年,“那年我轉業(yè)回到了南京,發(fā)現南京城的變化很大??砂l(fā)展的雖快,我心中還是不免有一絲悵惘,兒時印象中的城中山水、特色民宅全都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鋼筋鐵骨的高樓大廈。”“那時,我便開始懷念小時候上學路上,走過的水西門到漢中門的綿延城墻;開始懷念朝天宮一帶古樸的民宅;開始懷念四中里的菠蘿山和五臺山上茂密的樹林及隱約其間的洋房。但眼前的一切讓我感覺南京城市特色已漸漸淡去,山也變了,水也變了,這種情況不能再繼續(xù)下去了?!鄙w老說。
破自行車上的“規(guī)劃師”
自從1992年,蓋星石的第一篇建言《關于城市規(guī)劃的十點建議》受到市政府和規(guī)劃部門的大力贊揚和重點關注后,蓋老的“規(guī)劃師”生涯便開始了,只不過這個規(guī)劃師誕生的有些與眾不同,不是科班出身,而是完全靠一輛飛鴿牌的二八式大杠自行車。提起這輛自行車,蓋老和它可謂是感情深厚。它陪蓋老一起走過了南京城的每一個角落,河西、仙林、門西……最遠還去過鎮(zhèn)江和馬鞍山,單程都要五六個小時。因為蓋老工作的研究所在夏天是科研淡季,放假3個星期。年已半百的蓋老一是想著鎮(zhèn)江和馬鞍山是南京的鄰近城市,城市布局應是互補的,想去兩市的圖書館查閱當地的資料;二是想看看沿江城鎮(zhèn)的布局和開發(fā)情況,于是戴上草帽,背上行囊,頂著三十七八度的高溫騎上他的“飛鴿”開始了5個多小時的行程。蓋老回憶道:“1995年,我第二次騎車去鎮(zhèn)江?;貋淼臅r候正值大中午,艷陽高照,我想在天黑前回到家,于是頂著太陽往回騎。哪知騎到半路時,忽然間烏云上來了,頃刻就下起了暴雨,路邊沒有任何躲藏的地方,我趕快將在鎮(zhèn)江圖書館手抄的資料用塑料袋包好,又將一個塑料袋撕開頂在頭上,猛騎了一陣子。當找到一個可以躲雨的矮棚時,渾身已經淋透了。再次上路時,雨已經停了,太陽又烘烤著大地。上面曬著,下面蒸汽烤著,我淋透的衣服不一會又被曬干了,取而代之的是不斷流淌的汗水?!?
鐘情規(guī)劃耽誤了女兒擇校
正是1995年的鎮(zhèn)江之行,讓蓋老和愛人產生了不大不小的矛盾。“那年二女兒中考,由于發(fā)揮失常,她的中考成績不理想。當時,愛人想讓我托托人給女兒擇個好學校上高中。可偏偏就是那幾天關鍵的時間,我去了鎮(zhèn)江,把女兒擇校的機會給錯過了,最后上了一所不太好的高中,至今想想我這個做爸爸的還有些慚愧?!庇捎诓皇强瓢喑錾?,蓋老訂了很多城市研究方面的雜志,還自學該專業(yè)的課程。“那時候一年幾千塊的工資有八分之一要花在買書上,家里的意見也挺大的。后來我摸索著去舊書攤買書,到大學圖書館借書。南京圖書館每年都處理舊期刊,我都提前去把城建方面的書給預定了。這幾種辦法結合起來才省了不少買書的開銷?!?
12次去門西畫了50多張速寫
2002年初至2004年底的兩年間,蓋星石騎著自行車,帶上帆布折疊凳和復合板做的簡易畫板12次騎車繞遍整個門西,畫下門西速寫50多張。蓋老邊指著他的“大作”邊和記者解釋著畫每一張的目的。原來蓋老并不是為畫而畫,而是為規(guī)劃而畫,每張畫上的房屋、古井、石階都有其不同的傳統(tǒng)意義和保存價值。記者在每張畫的一側都看見蓋老用速寫筆寫的地點、門牌、時間以及傳統(tǒng)特色和怎樣保護的建議。蓋老說:“每去一次門西,我就心痛一次。其實南京的傳統(tǒng)民居很有特色,短門罩、長翹角,這和任何中國的傳統(tǒng)民居都有區(qū)別。然而經過居民們的不斷翻蓋,很多房子都失去了原本的味道,粉墻黛瓦變成了水泥墻。所以,我就用筆記錄下南京這最后一片民居的模樣,并呼吁把它保護下來?!?
“我開始逐漸理解并支持他了!”
蓋老自從鐘情于城市規(guī)劃后,幾乎所有的休息日都耗在了上面,跑實地,去圖書館查資料,根本沒有時間照顧家庭。對于他的這種近乎“瘋狂”的行為,蓋老的愛人馬小蘭說:“剛開始真還有些不能接受,平時工作就挺忙的了,難得休息也不說做點家務,整個心思都花在了查資料、寫建議上。買起書來也不知道心疼,家里的錢是光出不進,當時我是有些想不通,他為什么會迷上這個吃力不討好的活。后來看見他越干越有成就感,很多建議也被采納了,我開始逐漸理解他的所作所為是很有意義的,也就不再反對他了?,F在我不僅不反對還很支持他,只是擔心他的身體,每次一寫建議材料,他就會整夜的思考,經常失眠。”蓋老聽見老伴的話笑呵呵地說:“其實我感到很知足了,一個普通市民的建議能被職能部門一個個地采納,就已經是對我付出的一種肯定,可以說是欣慰一個接著一個?!薄?BR>
給Ta打個賞
相關訪談
發(fā)表評論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