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仁恒 · 溪云書院景觀設計 | 奧雅設計
奧雅設計
2020-02-19
原創(chuàng)
-
項目名稱:
仁恒 · 溪云書院
-
項目地點:
成都 · 街子古鎮(zhèn)
-
項目規(guī)模:
10000㎡
-
設計公司:
-
委托方:
崇州仁恒置地有限公司
-
建成時間:
2019年6月
-
圖片來源:
Holi河貍景觀攝影
成都,自古以來就有著坦蕩蕩的享樂姿態(tài)。除了街巷中的茶館,公園里的小桌,人聲鼎沸的火鍋店,成都人還可以探尋怎樣的休閑之地和精神場所,去做一個悠哉快活的閑人?而成都,又需要怎樣的景觀來訴說它特有的文化印象?
且陶陶,樂盡天真
幾時歸去,做個閑人
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
奧雅設計首席設計師李寶章先生說:樸實、自然是這個時代最稀缺的品質。最高的審美境界是“自在”,所謂“自在”就是“既波瀾不驚,又一切正好”?!白栽凇币彩亲罘铣啥細赓|的生活態(tài)度。樸實和自然設計的最大產(chǎn)品是文化。在成都這樣一個道教文化、古蜀文化、川西古鎮(zhèn)文化交融的古韻城市,設計團隊挖掘當?shù)匚幕?,探尋本真設計。溪云書院的設計將深厚的人文底蘊植入場地,把樸實的禪意園林做到極致,營造了屬于東方人的精神家園。利用成都一小時交通圈,打造詩意的第二居所,最終邁向文化融合的第三自然。
仁恒·溪云書院位于成都市西北部街子古鎮(zhèn),坐落于鳳棲山腳下,毗鄰味江河,屬成都一小時交通圈。古鎮(zhèn)歷史悠久,依山伴水,川西民居風貌的場鎮(zhèn)沿河而建,青石板路縱橫交錯,民風淳樸,生活閑適安然。
駕車一小時,最舒適的交通距離?,F(xiàn)代便利的交通,縮短了城市與近郊的時空距離,同時也縮短了城郊間的心理距離、文化距離。設計師們期望借用成都一小時交通圈的便利,將溪云書院演變?yōu)槌啥冀嫉膬?yōu)質度假之地。
這個周末終于放晴,街子古鎮(zhèn)上到處都是從成都趕來“放風”的人,溪云書院里的一壺茶,三五好友閑話半日,巴適!安逸!
旅行,是現(xiàn)代人解壓的方式。而旅居是當下四川人得天獨厚的浪漫生活。奧雅設計團隊打破旅游與日常生活的界限,利用便利的交通和豐富的自然文化資源,創(chuàng)造“休閑度假”+“居住生活”的第二居所,以更高、更兼容的角度在溪云書院的設計中增強了當?shù)厝说臍w屬感。
慢走慢品,溜的知足。逃離城市,在第二居所,舒坦地來一次與人文和自然的對話。
麥克哈格的《設計結合自然》中“千層餅”模式是第一自然設計手法的代表,我們從中了解到原有環(huán)境因子保護的重要性。第二自然設計方法則對人類的行為和活動進行充分研究,雅各布斯的《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指出它是對社會集體活動的一種判斷與預測,使景觀設計符合不同人群的使用需要。
我們需要一種合理的設計手法使我們的生活方式與國際化接軌,若只遵循第一和第二自然設計方法中的規(guī)范化,遠遠無法滿足東方人對場所精神和意境的追求。
溪云書院的設計中,設計師以對話人文的“第三自然”設計手法,深挖當?shù)刈诮涛幕?、古蜀文化、川西古?zhèn)文化,呈現(xiàn)出更青城、更仁恒、更四川的精彩空間,延續(xù)當?shù)氐滋N深厚的中式文化。在第一、第二自然的基礎上,打造波瀾不驚又一切正好的禪意東方園林。
“第一自然”是原始的野意
“第二自然”是被動的人工干預
而在溪云書院
我們邁向“第三自然”
在這一次對度假旅居產(chǎn)品的設計探索中,奧雅設計的團隊置入當?shù)刈匀痪坝^與人文特質,從 “林隱”、“松蔭”、“山水”、“院居”四個層面,找尋契合場地氣質的理想生活之境。
入口處理是設計上的一個難點,需要銜接已建的市政公園,同時考慮入口展示性。古樸質感的石板鋪裝延續(xù)周邊環(huán)境,被抬高的鏡面水景與轉角景墻界定出入口空間,建筑掩映在香樟林間。入口界面和現(xiàn)狀公園對話,林下空間與開放場地呼應,還原了川西場鎮(zhèn)的質樸生活。
拉長的水景順著牌坊方向線性展開,分隔場地內(nèi)外,蒼勁黑松與碎拼景墻,營造出自然祥和的入口氛圍。
余暉下,松影斑駁,鋪裝與綠植自然咬合,跌落的水聲增添了幾分韻味,自然與人工在此處完美融糅。池底的深色鋪裝與清澈的淺水池形成對比,又相互映襯。
一處松園,極致的中式禪意,回歸人本的精神之境。建筑圍合出的兩個中庭空間,呈現(xiàn)出室內(nèi)外互為一體的感受。順著建筑的連廊,庭院外側安排的一個壓低的景亭,勁松為伴,與景墻、竹林一起,形成虛實結合的界面。
席地而坐,廊影之下,松蔭之間,留給人與自然無限的交融。怎么樣才能讓自然與建筑更美妙的融合?讓建筑進入環(huán)境中,也讓風景滲透到建筑里?“建筑抬起來,景觀沉下去”成為靈光一現(xiàn)的答案。仿照多雨濕潤氣候中常見將建筑物抬升的手法,奧雅設計的團隊與建筑師通力合作,形成了目前建筑物整體漂浮于景觀之上的空氣感。置身其中,處處入目有松,而心境卻似無物。
這里是一處與建筑共融、與自然和諧的山水庭園,擁有寄情自然的人文情懷。我們用水系串聯(lián)散落布置的建筑群,尋求建筑內(nèi)外視線貫通,室外平臺或臨于水面,或沉于水中,增加多重人與自然的互動體驗。夜幕下,偶有霧森掠過水面,若隱若現(xiàn),遠山、近林水天一色。景觀建筑共融共生,水岸山林意境深遠。
精選的12棵黃連木、24棵元寶楓圍合了水岸空間,我們希望它們仿佛是被原樣保留下來一般,而建筑則是順從自然的 “力” 或 “勢” 從中生長出來。園路穿行其中,建筑、大樹、水景、河石相得益彰。
湖區(qū)的河灘應該如何去演繹?水岸的景觀概念來源于當?shù)氐挠執(zhí)?。設計團隊嘗試把置石與水景駁岸銜接的效果重現(xiàn)在溪云書院的內(nèi)庭,重新呼應自然的關系。礁石淺入河灘,岸線蜿蜒曲折,草木叢生,一派自然之美。這是一個既規(guī)則又不規(guī)則,不過分的空間,讓人想到這是街子的一部分,同時充滿的時代精神。
當?shù)氐挠執(zhí)?/sup>
伸入水中的置石,形態(tài)各異,步石成趣 , 與植物、水霧相互交織,亦可讓人進入水中,與自然親近,這是當?shù)厝宋木坝^的再現(xiàn)。
湖水倒映遠山及近岸,山間茶亭與暮色融為一體;古木環(huán)繞,曲徑通幽,拾級而上,給人一種空靈的靜謐。
茶亭面向湖區(qū)的界面打開,對望書院,心靜怡然;竹子、木板等當?shù)夭牧系倪\用,透露出無盡的質樸。
一方庭院,續(xù)寫詩意生活。喧囂中走來,慢悠悠地邁入精致自然的巷道,安靜祥和,這便是本真的度假生活。光影在此處傾瀉、輕輕跳躍,心情在這一方院落被漸漸治愈。
溪云書院的設計過程中,用對話人文與自然的理念設計了反映當?shù)匚幕皥@林意境的景觀,所有空間的軟景、細節(jié)、大樣都不多不少,自然、古樸,與場地環(huán)境高度融合。我們不斷打磨細節(jié):景墻的材料與高度、地面鋪裝的質感和調(diào)性、植物的體量與尺度、河灘的演繹以及茶亭的位置都經(jīng)過反復斟酌。波瀾不驚與一切正好的背后是奧雅設計團隊的不懈努力。
設計團隊創(chuàng)造了溪云書院的美,這是充滿人文情懷的“第三自然”之美,是一次心靈的寄托和靈魂的棲居。在這里,擁抱第二居所,回歸生活的本真,人們找到了一種往返于出世和入世的平衡,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之中,寄情于山水。
“第三自然”與市井之間一切剛好的距離,是每個人愿意成為四川人的理由。
做個閑人,樂盡天真,是長在成都人骨子里的生活脾性。即使面對疫情和地震的雙重考驗,成都人民依舊可以用樂觀的態(tài)度化解困境 。愿疫情散去的那日,春日的微風悄悄把生機重新吹回成都的大街小巷。
版權聲明:本文由作者于景觀中國網(wǎng)發(fā)布,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景觀中國網(wǎng)立場。如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稿,需注明“文章來源:景觀中國網(wǎng)”。如有侵權,請與發(fā)布者或我們聯(lián)系。
投稿郵箱:contact@landscape.cn
項目咨詢:18510568018(微信同號)
發(fā)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