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發(fā)現(xiàn)   /  時事  /  正文

建筑與文學交流的思考

admin 2003-12-08 來源:景觀中國網
  二十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大地的建筑熱潮成為世界關注的大事,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城市建設的飛速發(fā)展不僅使建筑產業(yè)成為國民經濟發(fā)展的支柱,同時也成為中國人民經濟文化生活的
  二十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大地的建筑熱潮成為世界關注的大事,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城市建設的飛速發(fā)展不僅使建筑產業(yè)成為國民經濟發(fā)展的支柱,同時也成為中國人民經濟文化生活的主要內容。二十年來我們的國土和城市的面貌正因無數(shù)建筑的崛起而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隨之引起的社會反響也是巨大的。對此,建筑師無法充耳不聞。有社會責任感的建筑師有必要傾聽人民的聲音,而我們的文學家、藝術家和社會精英們早已對此投入了熱忱的關注。   建筑師與文學家的交流,正是建立了這樣一個對話的平臺,是一個使建筑師和建筑從業(yè)者、管理者尋求理解、溝通和大受教育的場合。   建筑與文學交流中,首先使人感興趣的是自古以來建筑與文學這兩種文化樣式在題材、語言方面的交往。無數(shù)的文學、詩歌中對建筑環(huán)境、人類住居美飾的描繪不僅再現(xiàn)和記述了建筑,也提升了建筑創(chuàng)造的藝術理念。文學家關于“建筑的文明塑造了人,才產生了美好的文學”的見解,更是讓建筑師們感動不已。對于建筑師來說,不知有多少靈感是來自于文學或各門類的藝術,建筑創(chuàng)作的動力和源泉中也少不了有文學的語義和思考。建筑不論從工程或文化來看,都是為人而筑的。而“文學”者,“人學”也。   建筑與文學交流的第二個領域就是,作為文化藝術不同的樣式,建筑與文學在美學上有相互重迭或相互滲透的內在聯(lián)系。意識流文學抽象、飄忽的感覺或許能與現(xiàn)代建筑的抽象相呼應;而透射著某種空間感的現(xiàn)代結構主義文學是否又與我們的建筑學間有著某種聯(lián)想?在各種不同的藝術形式之間,韻律、節(jié)奏、空間感、明與暗、收與放、松與緊,柔與剛,時空序列,起承轉合以及藝術風格文脈和時代色彩等等,相關藝術給予建筑的啟示無處不在,給人會心的喜悅。   建筑與文學交流的第三個方面是,建筑與文學的執(zhí)業(yè)者可以在他們的創(chuàng)作思想,社會責任方面進行交流。很多人認為,建筑師缺乏文藝創(chuàng)作者那樣的執(zhí)著奉獻和社會責任感,對此我們建筑師應該深刻反思。但同時也應該看到,建筑創(chuàng)作雖然具有巨大的文化信息量,它并不是純精神產品。建筑師在完成文化信息表達的同時,肩頭還有著沉重的物質負荷。記者劉元舉多年關注建筑和建筑師,感悟出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斗拱正如中國的建筑師,這種神形俱備的描述,正是兩者交流、溝通的明證。   建筑與文學交流的另一個極有意義的方面是對建筑評論的推動。中國的建設者們,在文化和觀念方面尚遠遠沒有為蓬勃發(fā)展的建筑大潮做好準備。倉促上馬、依葫畫瓢,為追求速度,追求數(shù)量、利潤和政績而產生的失誤,可謂屢見不鮮,而我們的建筑評論和輿論導向卻始終軟弱無力。像格雷夫斯在設計波特蘭市政大廈時那樣社會評論與建筑構思深化互動的境界,在我們的國情下幾乎是難以想像的。建筑評論的功能不僅在于評論建筑,也不僅在于評論建筑師,它的另一個功能,是批評和校正我們的機制。建筑大潮中的無序、狂熱、唯利是圖、黑箱操作,都應是建筑評論的范疇。
11

發(fā)表評論

您好,登錄后才可以評論哦!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