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妝運動”正在激情上演
admin
2004-02-24
來源:景觀中國網
[center][img]/upload/news/200422412844283.jpg[/img]土人景觀供圖[/center] 仿造的足以亂真的植物、華美而絢麗的燈飾、氣派而奢侈的景觀大道
[center][img]http://www.cncwe.org/upload/news/200422412844283.jpg[/img]土人景觀供圖[/center]
仿造的足以亂真的植物、華美而絢麗的燈飾、氣派而奢侈的景觀大道……一場轟轟烈烈的“城市化妝運動”正在我們的身邊激情上演。我們窮盡“化妝”之能事,將各種“人工化” 的手段加諸于城市的身上,希望將其梳妝打扮得更精致更美麗。最后卻發(fā)現(xiàn),城市里原汁原味的東西正在被吞噬,我們離最初的夢想越來越遠。
二月下旬的北京,冬寒尚未褪盡。但當您經過繁華的西單,卻見綠油油的草坪上,一叢金黃的迎春花已經綻放,心中剛掠過“春來早”的驚喜,又見路旁的樹上盛開著鮮艷的桃花,便覺不對。仔細看時,才發(fā)現(xiàn)原來這些美麗的花草都是假的。園林專家指出,假花假草正在成為城市美化的一種時尚。
事實上,不僅是這些仿真植物,其他“人工化”手段也正在各大城市里粉墨登場,令城市建設者們趨之若鶩。專家們將這種現(xiàn)象形象地稱為“城市化妝運動”,指的是城市建設者們將城市肌體之外的一些“人造景觀”強加于城市身上,就像女人化妝那樣,粉底、眉筆、眼線、唇膏一樣一樣的往上抹,意圖畫出一張理想中的臉。
對于這場仍然高潮迭起的“城市化妝運動”,人們褒貶不一。有人說,它使城市更美麗,環(huán)境更舒適,實在功不可沒。也有人疾呼,過分強調“人工”的化妝粉飾,使城市的原貌和特色正在消失,中國的城市景觀建設正在步入“歧途”。
那么,到底中國城市景觀的命運如何呢?讓我們掀起“城市化妝運動”中種種表象的“蓋頭”,探究“化妝”的本質和癥結所在。
[B]癥結一:假花假草,對公眾審美趣味的戕害[/B]
這樣的經歷肯定很多人都有過。遠遠看見萬木凋零之中幾棵綠葉茂盛的大樹,走近才知滿樹披掛的是塑料樹葉;塑料的椰子樹、仙人掌等植物足能以假亂真,讓人們在蕭瑟的寒風中也能領略南國風光無限。據(jù)北京園林局的相關負責人透露,在北京的局部地段栽種假花假草假樹的規(guī)模已經相當大,而且范圍正越來越擴散,已經蔓延到了近郊地區(qū)。
對于假花假草的盛行,不少北京市民認為這是件好事,仿真植物能為城市增加美感,使人心情愉悅。典型的一種聲音是:“假花假草假樹把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裝扮成了‘江南佳麗’,給人‘四季如春’的美妙感覺?!?
學者楊東平則在媒體上公開批判說,雖然鶯飛草長、花團錦簇、四季如春是一種美,但四季分明作為北京重要的特色,其冬季的肅殺威嚴、荒涼壯闊是在南方無法領略到的。今天人為地改變季節(jié)變換的景致,將桃紅柳綠作為惟一的追求,并將之強加于公眾,是對公民審美趣味的一種戕害,并將導致公眾審美意識的麻痹和退化。他認為,一個假花假景充斥的城市,其格調和品位是有問題的。
筆者更曾聽到身邊的朋友這樣評價:假花假草就像“糖水罐頭”,“總不及新鮮的水果來的誘人,是一種膚淺的美感”。
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俞孔堅教授也總結說,假花假草的盛行,及“城市化妝運動”中種種表現(xiàn),歸根結底都是小農意識和暴發(fā)戶意識在作祟,使我們的城市景觀在一種幼稚和荒唐的審美標準下發(fā)展。
引起人們對“假花假草”爭議的另一個焦點是:我們投入大筆資金栽種這些仿真植物,能夠產生怎樣的生態(tài)效益?而這種效益與投入的比例,就成了人們判斷其存在價值的標準。
宣稱是國內最大仿真植物制造廠的大連濟源仿真植物公司的丁經理告訴記者,現(xiàn)代仿制技術已經非常發(fā)達,自然界中的任何植物都可以被仿制成功,而且仿真植物的好處除了非常逼真美麗,還不會褪色、不需要澆水及其他人工護理,只需一次投入就能受益十年甚至更久。
中國農業(yè)大學的城市綠化草業(yè)專家胡林教授也認為,在北京局部地區(qū),特別是人為踐踏比較多的地方種植仿真的草坪是可行的。他說,北京的沙塵比較嚴重,這與其諸多的黃土裸露有密切關系,而種植真的草坪受到氣候、管理、用水等方面的制約,仿真草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些矛盾,既美化了環(huán)境,又使黃土不露天,減少沙塵飛揚。
然而,對假花假草反對的聲浪也并不示弱。北京四得公園的一位園林管理處負責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他說,一棵仿真椰子樹的市場價起碼在3萬元以上,而購買一棵直徑15厘米的國槐,只需二百塊錢左右,另外培養(yǎng)一棵國槐,一年所需的養(yǎng)護、施肥、水電、人員費用總共也不過就一兩百元。
中國環(huán)境規(guī)劃院的總工程師王金南對記者說,植物是有生命活動的,它們不僅可以通過枝葉蒸發(fā)水分,為北京的大氣增加濕度,凈化空氣,還能在夏天的時候吸收熱量,調節(jié)炎熱的氣溫。但假花假草假樹卻是沒有生命力的,所以不具備以上的功能,不能產生任何生態(tài)效益,只能白白占用土地、空間、陽光等資源。
[B]癥結二:人工河道,將人與自然隔絕[/B]
水,是城市風韻和靈氣之所在,是城市景觀美的靈魂之所在。但在“城市化妝運動”之中,它也未能幸免,被人們反復地治理和美化,結果是越來越人工化。
放眼大江南北,幾乎所有城市的河道都“不情愿”地穿上了“新衣”:原先河床的泥土和雜草已被清除、河道被人為地拓寬、河堤被雕琢的人工鋪裝代替并種上了鮮花和草坪,看上去整整齊齊,卻少了一份自然之美。
學者楊東平曾經不無痛心地感慨:用水泥和石塊襯砌河道,使曾經蛙聲一片的河流成為沒有生命的下水道。他說,城市本來就是個人工制造的鋼筋水泥叢林,城市的美化正是為了彌補高度人工化的缺失,建立與自然的微弱聯(lián)系,如果我們在這里也推崇人工化,城市就真的徹底與自然隔絕了。
事實上,水泥護堤、襯底拉開的不僅是人們心靈上與自然的距離,也破壞了河道本身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俞孔堅教授告訴記者,光潔的水泥護岸使寸草難生,破壞了水——土——生物之間的能量循環(huán)系統(tǒng),水的自凈能力也散失殆盡。俞孔堅教授還指出,越來越人工化,將人與自然隔絕開來,是“城市化妝運動”中的通病。
[B]癥結三:華美燈飾,地方特色的湮滅[/B]
不久前,《合肥晚報》上稱,為完善該市園林建設設施,扮靚杏花公園,政府將投資150萬元,在公園內實施燈飾亮化工程。同時又有消息說,市內剛建成不久的五里墩立交橋燈飾工程將在春節(jié)期間延時開放,屆時共有20多種、8063盞燈飾,美輪美奐,將省城的夜晚裝扮得更加絢麗多彩。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就在這之前,即2003年12月12日,受“電荒”牽連,合肥市政府剛剛下達了一個命令,將市內所有燈飾工程全部關停,街道兩邊路燈停開一半,市區(qū)各賓館、酒樓、商場的霓虹燈全部停開。
有專家指出,燈飾亮化之風正在不斷地席卷大江南北,而且不斷升級,各城市間互相攀比,暗暗較勁誰的燈飾高檔、誰的規(guī)模宏大。以遼寧省沈陽市為例,2003年投資在燈飾亮化工程上的資金就達到了1.5億元,這一數(shù)字高于過去五年在亮化投資方面的總和,市政府還提出了三年內建成“北方不夜城”,目標明確。
不可否認,華美的燈飾裝扮著我們的城市,為我們的夜晚增添了不少絢麗的色彩。合肥市政府下令將市內所有燈飾工程全部關停后,就曾有市民抱怨說,“一下子不大習慣,好像又回到了15年前經濟落后的時代”、“嚴重影響了作為省城的形象”。
但是,對“所有燈飾工程全部關?!迸氖址Q快的也不乏其人。不少市民在網上留言,認為“夸張而奢侈的燈飾工程是對電力資源的浪費”,“也帶來了光污染,使人的視力弱化,損害了健康”。
王金南更是一針見血,他說,一些城市為了追求表面裝飾而不惜破壞原先頗有地方特色的歷史街區(qū),取代以現(xiàn)代化的燈飾,但燈飾的風格大同小異,這就難免造成各城市間的燈飾工程模式化、同質化,使傳統(tǒng)風貌被丟棄,地方特色被湮滅,城市文脈被中斷。
[B]癥結四:景觀大道,權力欲的展示[/B]
在浙江中部一座人口不足10萬的小縣城,筆者曾親眼看見一條100多米寬的純景觀用大道。寬廣流暢的車道、精于雕琢的花壇、講究的綠化帶,窮盡了奢侈,其氣派程度恐怕連大都市也要望塵而莫及。
流傳在當?shù)乩习傩罩械囊环N說法是:這是該縣縣長出國考察學習的“成果”,號稱是為了改變城市形象,以利于招商引資。另外還有傳言說,這條豪華的景觀大道就是參照了縣長從國外拍回來的照片修建而成的。
其實,建造“景觀大道”一直是我國“城市化妝運動”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大至北方的大都市,小至南方小城,甚至是三峽庫區(qū)遷址新建的小鎮(zhèn),都無一例外地“追隨”其后。這種實例,信手便可拈來:南京要興建國內最長的景觀大道,日前已動工拆遷;投資共七百余萬元的重慶江北景觀大道不久前剛剛竣工;連以歷史古鎮(zhèn)著稱的黃陵縣也不能免俗地宣布將建造陜西第一的景觀大道。
“修建景觀大道可以讓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更美麗”,“這也是為了樹立良好的城市形象,以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資”,這無疑代表了一群人的觀點,人們建造景觀大道的初衷是美好的。
但俞孔堅教授卻尖銳地指出,景觀大道更是以一種展示的姿態(tài)出現(xiàn)的,它把市民當成了觀眾,展示的往往是領導者的政績。俞教授說,城市的管理者與決策者,急于通過城市形象的改變來顯示自己的政績,樹立新的權威,因此常常在城市中心地段和最引人注目的關鍵地段建造景觀大道。
事實上,景觀大道要拆遷大量居民,耗資巨大,卻并不實用。有關專家對上海等城市的景觀大道研究分析后得出結論:景觀大道往往是作為車流主干道來設計的,對步行者的考慮很少,甚至對步行者的安全構成了威脅;而且就交通功能來說,由于景觀大道通常把主干道修得很寬,支路卻很少,結果行車更加困難,交通照樣堵塞。
[B]癥結五:大廣場,你為誰而建?[/B]
在這場轟轟列列的“城市化妝運動”中,可以說“你方唱罷我登場”,熱鬧極了。而“大廣場”毫無疑問是這場運動的主角之一。
廣場是居民交流、活動的必要場所。但今天,我們卻發(fā)現(xiàn)身邊的廣場:花費了巨資建造,卻沒有一處可供人遮陽避雨,沒有一張可讓人休息的座椅;連綿起伏的草地被鐵鏈重重圍起,不準人們親近;光亮照人的花崗石地面雖然好看,但烈日下人們卻不敢靠近,因為溫度太高,雨雪之后更是難以光顧,一不小心就會滑倒摔跤。
俞孔堅教授認為,現(xiàn)今的許多廣場背離了它的本質,不是以市民為主體,也不是以市民休閑和活動為目的,而是以裝飾城市為目的,追求純粹的“大”和“貴”。俞孔堅教授把它們稱之為“缺乏人性化的廣場”,在這里,廣場作為人與人之間交流場所的本質意義已經被忘卻,也忽視了城市空間應當屬于城市的主人——市民,“宜人”才是城市的第一追求,城市是為人而建的。
王金南認為,城市建設要做到真正“為人而建”,就必須將城市建設規(guī)劃“陽光化”,讓規(guī)劃方案由百姓說了算。據(jù)記者了解,在四川綿陽就正在實施“陽光規(guī)劃”,大力推行城市規(guī)劃公示制度,即所有的城市規(guī)劃都必須拿出來,接受老百姓的檢驗。據(jù)說,到目前為止該市已有60多個項目得到了公示,其中一個由我國頂尖建筑設計師設計的城市公共設施方案公示后,市規(guī)劃局就收到37條反對意見,大師也未能幸免于“被斃掉”的命運。
發(fā)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