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發(fā)現(xiàn)   /  時事  /  正文

水城鹿特丹謀求與水共生

admin 2010-05-31 來源:景觀中國網
作為一個四分之一的國土位于海平面以下的國家,荷蘭人數(shù)百年來一直在與不斷升高的海水爭奪生存空間。有“水城”之稱的荷蘭第二大城市鹿特丹也不例外,大到數(shù)百米高的防水堤壩,小到屋頂上的一株綠植,遠到未來的浮動房屋,鹿特丹從“防水治水”發(fā)展到謀求“與水共生”之道。

馬仕朗大壩對于鹿特丹的防洪體系而言至關重要。

鹿特丹“瑪斯平原墾地二期規(guī)劃”人工填海項目設計圖。

 

  作為一個四分之一的國土位于海平面以下的國家,荷蘭人數(shù)百年來一直在與不斷升高的海水爭奪生存空間。有“水城”之稱的荷蘭第二大城市鹿特丹也不例外,大到數(shù)百米高的防水堤壩,小到屋頂上的一株綠植,遠到未來的浮動房屋,鹿特丹從“防水治水”發(fā)展到謀求“與水共生”之道。

  走進鹿特丹展廳,感覺就像進入了一個藍色“未來水世界”。不一會兒,頭頂上雷聲響起、閃電劃過,館內的一塊區(qū)域開始下起傾盆大雨,這正是模擬鹿特丹多變的天氣和夏季頻繁的暴雨。

  浮動房屋

  將成鹿特丹新標志

  鹿特丹展館的講解員Hamayun Noorzai介紹說,鹿特丹位于海平面以下六米,如果全球變暖的趨勢惡化,海平面進一步上升,鹿特丹將成為地球上第一批被海水淹沒的城市之一。鹿特丹以其牢固的堤壩和防水工程著稱,但Noorzai強調,“我們展現(xiàn)的是一個未來時態(tài),是適應氣候變化,面對海平面上升采取的未來生存措施。”

  這種“未來策略”最好的展現(xiàn)就是館內呈現(xiàn)的“浮動房屋”。其形狀就像一個足球,但主要的建筑結構由最牢固的三角形架組合而成。

  “鹿特丹曾是歐洲最大的港口,但隨著海平面上升,我們逐漸將船運業(yè)移到了北部,現(xiàn)在你看到的三個浮動房屋就在Rijnhaven港口,它們才建成不久,暫時作為會議中心和接待游客的景點。到2040年,有可能出現(xiàn)上千棟這樣的水上房屋,我們希望它成為鹿特丹新的城市標志?!盢oorzai說。

  浮動房屋高約12米,最大的一棟直徑有24米,它的底部是一種類似泡沫的材料,幫助固定房屋,這三棟房屋連接在一起,加上它獨特的圓形結構,增加了房屋在水面的穩(wěn)定性,里面的人不會因為風浪或潮汐而感到不適。

  這種未來房屋將是可持續(xù)的,建筑房屋的材料選用了比玻璃輕100倍的輕型環(huán)保材料,供熱和通風系統(tǒng)將依賴太陽能和潮汐能,即使是沖廁所的水也將通過內部系統(tǒng)凈化后排出。

  綠屋頂

  吸水能力強維護簡單

  在海水尚未真正威脅到人們之前,鹿特丹人也在思考著改善生活中的“水問題”。

  “荷蘭的氣候夏季多雨,而且常常遇到暴雨。淡水資源非常珍貴,我們不希望雨水混入下水道成為污水,因此我們希望盡可能地利用好雨水。水廣場和綠屋頂就是兩種創(chuàng)新的解決方式?!?nbsp;Noorzai說。

  水廣場是城市里一塊凹陷的區(qū)域,平時是孩子們玩耍嬉鬧的地方,下雨時用來收集雨水,變成臨時水庫?!坝晁ㄟ^水廣場匯集到地下的水庫,經過處理可以用來沖廁所、建游泳池,等等。”

  “綠屋頂”就是在建筑的屋頂上種植一種名為fat plant的植物,因為這種植物吸水能力超強,在暴雨時節(jié)吸收雨水,保護屋頂意義重大。“綠屋頂有三個好處,一是吸收雨水,保護屋頂建筑;二是在夏天保持屋內涼爽,起到隔熱的效果;第三點,就像上海和很多其他城市一樣,鹿特丹的街道上也有很多粉塵,這種植物可以吸收粉塵,凈化空氣?!?nbsp;Noorzai說。

  為了鼓勵人們種植“綠屋頂”,鹿特丹政府提出了補貼項目,每種植一平方米的“綠屋頂”,就能獲得30歐元的補貼。這種植物的維護成本也很低,基本上,只要有雨水,它們就能生存。

  水壩

  能根據水位自動開合

  除了立足未來,鹿特丹的馬仕朗大壩也是該市最為知名的防水工程項目。

  馬仕朗大壩是上世紀世界上最大的水壩工程之一,始建于1991年,1996年5月正式啟動。它集大壩、堤岸和閘門于一體,長度有300多米,與埃菲爾鐵塔的高度一樣,而重量卻是它的四倍。馬仕朗大壩的非凡之處在于它的兩個球形轉軸可以分別水平和垂直移動兩個閘門,使大壩成為浮動式建筑,從而既保證了歐洲第一大港鹿特丹的運輸暢通和低環(huán)境影響,又保證了南荷蘭省超過百萬居民的安全。

  新航道共360米寬,每扇閘門高22米,到轉軸的臂長為240米。在水位正常時,兩扇閘門全開,停放在分別長210米的河道兩岸,相當于4個奧林匹克游泳場大的泊槽里,船只可以自由進出鹿特丹港。當大潮來臨時,通常是超過阿姆斯特丹水平面標準3米以上,河水將淹過閘槽,兩扇閘門將浮起,由鏈條驅動至河中,此時兩扇閘門剛好攔截了全部河道。整個過程歷時1.5小時。然后打開控制閥,垂直的閘板將會沉入水中,與河道底部的平面地基結合。整個工程的關鍵是兩個直徑10米,重達680噸的球形轉軸,它們承載了所有的作用力。據悉,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球形轉軸。

  控制大壩工程的計算機決策系統(tǒng)全天候對水流進行監(jiān)控,包括水位、風向、風速、每秒水流量等。通過對信息數(shù)據進行分析,系統(tǒng)將會對海面、鹿特丹及上游城市的水位高度一一作出預測,并在預測海平面高度超過3米的最高安全警戒水位時,在關閉閘門前至少3個小時發(fā)布關閉預警。一旦風暴潮的高度超過3米,系統(tǒng)將會啟動關閉閘門程序。

 

  鏈接

  圍海造田不忘保護生態(tài)

  專門劃出一定區(qū)域保護生態(tài)

  始建于十三世紀下半葉的鹿特丹港從一個小漁村發(fā)展而來,為滿足對土地的需求,1970年鹿特丹港啟動了“瑪斯平原墾地項目”(Maasvlakte),著手大規(guī)模圍海造田,使得港口和工業(yè)區(qū)的面積從3000公頃擴大到10000公頃。

  由于現(xiàn)有鹿特丹港已是滿負荷運作,其西端的北海開始實施“瑪斯平原墾地二期規(guī)劃”(Maasvlakte 2),再次向大海索取更多土地。經過對經濟、社會、環(huán)境成本的多方綜合評估,荷蘭政府在2002年批準了這一規(guī)劃。

  和以往數(shù)次填海不同,新造的土地中,除了1000公頃作為工業(yè)用地或商業(yè)開發(fā),還專門劃出750公頃人造土地專門用于生態(tài)保護。由于擴建項目是將天然的海床改造成人造碼頭,當?shù)睾S虻纳鷳B(tài)環(huán)境不可避免將受到影響。

  Maasvlakte 2的部分建設區(qū)域與荷蘭一個沿海自然保護區(qū)相沖突,由于海床將變成碼頭,一直生活在這里的海洋動物將面臨失去棲息地和食物來源的威脅。為此,工程設計人員開辟了一片25000公頃的海床保護區(qū)和多個海鳥保護區(qū),以及35公頃的新沙洲,為野生動物提供棲息地。作為給海鳥和海豹的新的棲息地,將新建5個小規(guī)模人造沙洲。其中3個是專為補償Maasvlakte 2的生態(tài)影響而建。這里,海鳥的繁衍生息將不受打擾,尤其是在每年的繁殖季節(jié),捕魚或海上娛樂活動將在這片海域被禁止。

  根據原計劃,Maasvlakte 2的施工于2008年開始,當年年末,人造生態(tài)沙洲的工作也同步開始。未來25年內,鹿特丹港務局將對Maasvlakte 2給北海生態(tài)系統(tǒng)帶來的環(huán)境影響進行監(jiān)控,當?shù)氐亩鄠€環(huán)保組織也將參與其中。 
 

11

發(fā)表評論

您好,登錄后才可以評論哦!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