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生命的起源,人類喝的每一滴水,呼吸的每一口空氣,都與大海密不可分??墒?,人類的所作所為卻無時無刻不在威脅著海洋。全球每年約生產(chǎn)2.6億噸塑料,其中10%都會變成漂浮物流入大海,導(dǎo)致全球平均每平方公里的海平面上漂浮著13000件以上的塑料垃圾,而僅僅一只塑料瓶就需要450年的時間在海洋環(huán)境里被完全降解。這些細小的東西不僅讓海水逐漸失去了活力,還會成為某些海洋居民的致命殺手,每年成千上萬的海鳥、某些海里的哺乳動物、以及海龜都會因誤食這些塑料漂浮物而死于非命。
PLASTIKI:史上第一艘用廢塑料瓶制成的帆船。
真是塑料瓶做的哦!
船尾部分。
太平洋“再生島”。(效果圖)
德國的藝術(shù)家哈•舒爾特(右)在其設(shè)計的“垃圾旅館”接待丹麥超模海倫娜。
“垃圾旅館”的客房。
名為“保護海灘”的“垃圾旅館”。
帆船?旅館?再生島?
海洋是生命的起源,人類喝的每一滴水,呼吸的每一口空氣,都與大海密不可分??墒?,人類的所作所為卻無時無刻不在威脅著海洋。
全球每年約生產(chǎn)2.6億噸塑料,其中10%都會變成漂浮物流入大海,導(dǎo)致全球平均每平方公里的海平面上漂浮著13000件以上的塑料垃圾,而僅僅一只塑料瓶就需要450年的時間在海洋環(huán)境里被完全降解。這些細小的東西不僅讓海水逐漸失去了活力,還會成為某些海洋居民的致命殺手,每年成千上萬的海鳥、某些海里的哺乳動物、以及海龜都會因誤食這些塑料漂浮物而死于非命。
“白色污染”觸目驚心,但我們并非無所作為。一群歐美人用海邊隨處可見的塑料瓶建造了一艘帆船,并于今年3月從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揚帆出海,航行8000海里(約14816公里)后,于7月26日抵達澳大利亞悉尼港;德國的藝術(shù)家用從海灘上撿回的垃圾建成了一座旅館,時刻警示人們自己的行為對海洋可能造成的影響;荷蘭的一家公司正在著手研究建造一座再生島,所有的建材均取自太平洋上的廢棄塑料。
所幸的是,我們周圍總會有些先行者,他們在“眾人皆醉”的情況下,保持了一份難得的清醒,并將環(huán)保理念付諸行動。
史上首艘“塑料船”揚帆遠航 當(dāng)?shù)貢r間7月26日中午,史上第一艘完全由塑料制造的船只圓滿完成她的橫跨太平洋之旅,抵達澳大利亞悉尼港,受到當(dāng)?shù)卣賳T、環(huán)保組織和老百姓的熱烈歡迎。
這艘船名叫“PLASTIKI”,源自英文單詞“plastic”(塑料)和上世紀(jì)50年代挪威著名環(huán)保船只“Contiki”的結(jié)合體。整個船只由12500個回收再利用的塑料瓶,及一種名為“Seretex”的可再利用塑料制成,連桅桿高約18.2米,耗費了12萬個工時才告竣工。而唯一沒用塑料的地方就是桅桿,但仍然采用了可回收的鋁制灌溉管。
除了建材,“PLASTIKI”處處都體現(xiàn)了環(huán)保的理念。安裝在船尾的太陽能電池板負(fù)責(zé)提供能量,真正體現(xiàn)了“遠離輸電網(wǎng)”的可持續(xù)的生活方式。船員往瓶子里放干冰,干冰升華“變身”成二氧化碳,可以增加船的浮力。此外,她還配備了風(fēng)力螺旋槳渦輪機、腳踏車發(fā)電機、尿液回收過濾系統(tǒng)、雨水收集器以及采用水栽法的菜園等。
這艘船由澳大利亞著名的游艇設(shè)計師多瓦爾設(shè)計,主要利用風(fēng)能、太陽能等提供動力,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使用生物柴油作為燃料。“PLASTIKI”載有5男1女6名船員,2010年3月20日從美國西海岸的舊金山市出發(fā),歷經(jīng)128天的冒險,共航行約14816公里。
活動發(fā)起人、船長大衛(wèi)來自英國,其余船員有的來自法國,有的從德國來,有的故鄉(xiāng)在意大利,然而憑著愛冒險的天性,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biāo)——保護海洋,抑制“白色污染”(塑料制品造成的污染),他們不僅建造了史上第一艘“塑料”船,還戰(zhàn)勝了海上的惡劣天氣安全完成了這次壯舉,難怪聯(lián)合國副秘書長兼環(huán)境規(guī)劃署執(zhí)行主任施泰納都專門發(fā)來了賀信。
一個人的垃圾也可以是另一個人的財富,空塑料瓶制成的“PLASTIKI”號正是對這句老話的最好詮釋。在船長大衛(wèi)看來,“PLASTIKI”號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只要肯動腦筋,垃圾箱里的塑料瓶照樣可以助人們完成揚帆遠航的夢想。
太平洋上的“再生島” 據(jù)統(tǒng)計,因各種原因傾倒在太平洋上的垃圾總量,是得克薩斯州面積的兩倍,或者等于西班牙與法國面積的總和。如果將它們一一運回海岸再清除,不僅費用相當(dāng)可觀,還會將污染帶回大陸。
于是就有科學(xué)家提出,何不就地取材,利用漂浮在太平洋上的廢棄塑料建一座人工島?聽著似乎有點不太靠譜,卻已經(jīng)立項成功,進入了設(shè)計階段。
這個島暫時被命名為“再生島”(Recycled Island),將在海上廢料集中處就地而建,當(dāng)即變廢為寶,并降低清理以及建設(shè)費用。它的位置會在夏威夷和舊金山之間,處于太平洋洋流的中心。荷蘭建筑基金會(The Netherlands Architecture Fund)已經(jīng)慷慨解囊,來自荷蘭的WHIM建筑公司正在著手再生島的設(shè)計工作。
設(shè)計工作需要解決三大難題:第一,清理漂浮在海上的垃圾,就地回收;第二,開辟新地,通過其自身的食物與能源,供人類長期居?。坏谌?,建造一個適應(yīng)海上環(huán)境的再生島。WHIM的設(shè)計人員集思廣益,迸發(fā)出不少思想的“小火花”。人造島的面積將達10000平方米,與夏威夷主島大小相當(dāng)。它將自給自足,不依賴其他國家。利用堆肥式廁所(compost toilet,將人的糞便分解成堆肥的無水廁所,亦稱風(fēng)干廁所)來開辟出大片“肥沃土地”。
電力將由太陽能、海浪、風(fēng)等可再生能源提供。在島上建造海藻農(nóng)場,這可以起到兩大用途:可作為魚類的棲息地與飼料,還可作為“養(yǎng)料匯集處”,從水柱中吸收無機養(yǎng)分(氨,硝酸鹽,磷酸鹽)。此外,海藻還可以作為人類的食物,生物燃料,二氧化碳吸收器,以及藥物等??傊偕鷯u將使用自然資源而達到無污染的目標(biāo)。島上住宅也將以未來氣候災(zāi)難避難所的標(biāo)準(zhǔn)設(shè)計。
一旦這些目標(biāo)一一實現(xiàn),再生島就能變廢為寶,財源滾滾,而不會變成一個資金黑洞。目前,科研及設(shè)計人員正在找尋太平洋上分解的塑料樣本,借此分析再利用的可能性。有關(guān)方面正在開展研究以確定收集塑料的最佳方案,如何分派化學(xué)家與工程師實施回收方案,并“建設(shè)漂浮的棲息之地”。如果再生島確實成為現(xiàn)實,它會是人們居住、工作、度假的絕妙去處,同時還能拯救我們的環(huán)境。
用海灘垃圾建“垃圾旅館”
意大利羅馬堪稱這個世界上最漂亮的城市之一,其美輪美奐、獨一無二的建筑及人文氛圍讓全世界的游客慕名而來。然而有人的地方,就會有垃圾。不僅游客毫不憐惜美麗的海灘,就連羅馬本地的居民也是隨手亂丟垃圾,結(jié)果羅馬海灘幾乎變成了一個垃圾場。
為了保護這片旅游勝地,來自德國的藝術(shù)家哈·舒爾特(Ha Schult)于2010年6月發(fā)起了一場名為“保護日落海灘”的運動,利用從羅馬海岸線上撿回的垃圾搭建出一個臨時旅館,警示大家不要再做讓美麗海灘“毀容”的事。
這家旅館名為“保護海灘”,位于臺伯河畔圣安琪兒古堡旁,外墻上掛滿了從歐洲各個海灘上撿來的垃圾。垃圾旅館一共用去12噸垃圾,有漁網(wǎng)、塑料袋、滑板、破衣服、舊輪胎、玩具、易拉罐等,甚至包括一個小木馬和商店人體模型的一條腿。
旅館共有五個房間,條件恐怕都不夠給顆“星”。房內(nèi)布置極其簡陋,不但房頂會漏雨,窗簾也是破床單撕開做成的。不過家具卻是貨真價實的“海灘貨”——“生產(chǎn)廠家”就在那綿延的海岸線上,還配有環(huán)保馬桶。不過千萬別指望可以洗上舒服的熱水澡,旅館不提供淋浴服務(wù)。
來自英國薩里郡的阿倫·湯普森帶著女兒里貝卡在酒店中體驗一夜后說,“我在最差的地方睡過一覺,聽上去還真是有點意思。”話雖這樣說,如果5分是滿分的話,湯普森先生愿意給“保護海灘”打3.5分!
丹麥超模海倫娜·克里斯滕森(Helena Christensen)為舒爾特“助陣”,親身體驗了一把睡在“垃圾堆”里的感覺。“在房間里時,你感覺墻和世界所有房屋的墻一樣,但它們卻是由非有機垃圾制成!” 克里斯滕森說,“在屋子里轉(zhuǎn)上一圈,你會發(fā)現(xiàn)各種不同的‘私人物品’,你就不禁會想,‘人們?yōu)槭裁匆堰@個扔在沙灘上?’”雖然用涼水洗澡,用蠟燭照明,用冷水洗衣服,克里斯滕森仍然表示,“盡管被垃圾包圍,但在‘垃圾旅館’中和其他游客一起度過了極快樂的一晚。”
“保護海灘”旅館今年6月3日正式開門營業(yè),6月7日就正式歇業(yè)。店主舒爾特并非想利用“垃圾旅館”吸金,他只想吸引眼球,“保護日落海灘”運動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告訴大眾:如果我們一直亂丟垃圾,那么總有一天我們會變成“垃圾人”(一語雙關(guān),物質(zhì)和精神層面都發(fā)生極大的倒退)。我們必須在周圍環(huán)境改變我們之前,努力改變周圍環(huán)境。
當(dāng)然“保護日落海灘”行動還會繼續(xù)下去,舒爾特計劃在其它海濱城市開更多的“垃圾旅館”分店,并將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網(wǎng)民推選的方式,選出下一個需要保護的歐洲海灘,并計劃每年清理一處歐洲海灘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