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cncwe.org)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郭峪村是以明清兩代建筑為主的中國北方古建筑典范村莊,有民居、古堡、地道、城墻等,可以說,冷兵器時代的防御工事都有。1997年,當時的干部就邀請清華大學建筑歷史與文物建筑保護研究所對郭峪村的建筑、文化、歷史進行論證,完善并出臺了鄉(xiāng)土建筑、古村落保護規(guī)劃、古建保護及旅游開發(fā)、修繕東城墻等一系列的科研報告、方案和文本。村委會還制定了村民公約,保護“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村民告訴記者,郭峪村遭破壞是從去年開始的,當時有一戶村民在古文物保護區(qū)內修建房屋,今年就有15戶村民在古文物保護區(qū)內拆舊建新,僅在古城墻內大興土木的就有5家,而且從來沒有人阻止他們施工。
說起村民們在古文物保護區(qū)內蓋房子的原因,有的村民要給孩子結婚,年輕人要求必須是新房。本屆村委會近三年來沒給村民批過宅基地,所以村民沒辦法只能把祖宗幾百年留下來的老宅子拆了建新房。一位年老的村民說:“都是基層干部不作為造成的?!?
整個郭峪村一些村民依然在古文物保護區(qū)內大興土木,有一處正在施工的3層樓建筑,距離古城墻僅有一米遠。針對此的質疑,村黨支部副書記劉天政態(tài)度粗暴。
陽城縣文物局以聯(lián)絡不上局長為由,不接受采訪。而面對“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郭峪村保護問題時,一位楊姓工作人員竟然說:“我們沒必要給你們匯報?!?
此前,國家投入3000萬元搶救山西古村落,重點推進襄汾丁村、襄汾汾城鎮(zhèn)……陽城郭峪村等村落古建筑群維修保護工程。同年3月20日,包括郭峪村等村落古建筑群維修保護規(guī)劃已得到國家文物局批復,國家文物局投入的保護資金也已到位。在實施保護性搶救過程中,將尊重傳統(tǒng)建筑風貌、傳統(tǒng)格局與周邊景觀環(huán)境的依存關系進行整治,防止傳統(tǒng)村落無人化、空心化,做到“整舊如故,以存其真”。
然而一年過去了,“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郭峪村不但沒有得到保護,破壞反而越來越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