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發(fā)現(xiàn)   /  時事  /  正文

智利圣地亞哥Andronico Luksic礦業(yè)中心

admin 2014-04-18 來源:景觀中國網(wǎng)
  建筑師:Enrique Browne y Arquitectos Asociados   地點:Pontificia Universidad Católica de Chile – Avendia Vicuna Mackenna 4860, Macul, 圣地亞哥首都大區(qū),智利   建筑師負責人:Enrique Brown


  建筑師:Enrique Browne y Arquitectos Asociados
  地點:Pontificia Universidad Católica de Chile – Avendia Vicuna Mackenna 4860, Macul, 圣地亞哥首都大區(qū),智利
  建筑師負責人:Enrique Browne
  參與設計建筑師:Tomás Swett, Josefina del Río, Cristobal Teixidó
  合作建筑師:Paulina Fernández, Jorge Silva, Enrique Browne C, Verónica López.
  場地面積:3723 sqm
  項目面積: 2650.0 sqm
  項目年份:2012
  攝影:Nico Saieh, Enrique Browne


  建筑師提供的項目信息。智利天主教大學決定在圣華金校區(qū)工程系建造一個采礦中心。項目場地面對寬闊的駱馬麥肯納大道,這里有高架鐵路系統(tǒng)穿過。最初的委托任務是建造一個六層的體量,包括教室、教授辦公室、禮堂和一個小型礦業(yè)博物館。建筑師設計了一種“巖石”結構(方案1)。


  但是,由于駱馬麥肯納大道實在是太寬,高架鐵路車站和周圍高大的建筑存在感太強,因此這種解決方案似乎顯得微不足道。所以建筑師提出了另一種方案:將附屬建筑建在地面以下。這樣,建筑上面的區(qū)域就留給了學生們,成為綠色空間。沿著建筑長度方向有一條“裂縫”,能為建筑提供光線和空氣。這條裂縫終止于一個小山丘處,山丘內容納博物館和大禮堂(方案2)。這一方案因增加了綠化面積而十分具有吸引力,這正好解決了人性化設計的問題,并使校園更加和諧。此外,增加的綠化覆蓋率還能節(jié)省大約25%的能耗。


  但是后一種方案卻遭到了反對,因為這樣的設計看不出有新建筑的存在。所以,建筑師又提出了第三種方案——保留“裂縫”,但用帶有柱子的長長的建筑代替山丘(方案3)。這一方案得到了認可。


  后來工程系主管部門做了一點修改,也改變了方案。一個禮堂和一個教師活動中心代替了某些活動區(qū)域。因此,方案4出現(xiàn)了,并經(jīng)過了精心設計。這個方案仍然是將建筑設在地下,形成一個“T”形,只有一個覆蓋銅板的圓柱體結構可見,它是建筑的入口,也是整個建筑群的視覺參考點。


  礦業(yè)中心采用了綠色屋頂和其他節(jié)能措施。辦公室和教室的墻體緊挨著土地,產(chǎn)生了高標準的熱環(huán)境,降低了制冷和供暖的能源需求。









11

發(fā)表評論

您好,登錄后才可以評論哦!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