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頁  /  發(fā)現(xiàn)   /  時事  /  正文

天津發(fā)現(xiàn)清宮“樣式雷”圖卷 大都為檔案館珍藏(圖)

admin 2009-08-10 來源:景觀中國網(wǎng)
在清代同治帝的惠陵落成110周年之后,有關專家在天津發(fā)現(xiàn)了清宮內(nèi)務府樣式房遺圖——樣式雷《惠陵中一路立樣》圖卷,引起了清宮文獻、皇家建筑專家以及收藏家們的廣泛關注和濃厚興趣。

  在清代同治帝的惠陵落成110周年之后,有關專家在天津發(fā)現(xiàn)了清宮內(nèi)務府樣式房遺圖——樣式雷《惠陵中一路立樣》圖卷,引起了清宮文獻、皇家建筑專家以及收藏家們的廣泛關注和濃厚興趣。

  此卷長390厘米,寬31.5厘米,紙本設色,卍字錦包首,金絲楠木盒。與常見手卷畫不同的是,它自左至右以國畫形式彩繪了惠陵五孔石券橋、望柱、石像生、牌樓門、神道碑亭、隆恩門、配殿、明樓、寶頂,直至東雙山峪后寶山的立樣全圖,繪制水平精良。畫面上還對應貼有155張黃簽,小者1×0.5厘米,大者9×4.5厘米,其上以工整的蠅頭小楷記錄著各種營造內(nèi)容,少則一二字,多則近百字,頗為引人注目。

  據(jù)文化部藝術評估委員會委員趙強介紹,“樣式雷”是清代著名宮廷建筑大師雷氏家族的統(tǒng)稱,這個家族供職于皇家建筑工程始自清康熙年間,至20世紀初,共八代人出任執(zhí)掌皇家建筑設計與監(jiān)察工程的機構——“樣式房”掌案之職。從北京的故宮、天壇、圓明園、頤和園、北海、中南海到承德的避暑山莊與外八廟、清東陵和西陵,中國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五分之一是由雷氏家族設計修建的,這在世界建筑史上也是一個絕無僅有的奇跡。

  “樣式雷”立樣等圖檔大都因進呈御覽而被作為清宮檔案收藏的相關部分,轉而成為故宮博物院、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珍貴藏品。即使是在英法聯(lián)軍焚掠圓明園之際,由雷景修從樣式房偷偷運回家中秘藏的大部分“樣式雷”圖檔也由朱啟鈐為首的營造學社發(fā)動文人及相關單位購回,并將其收入北平圖書館(今國家圖書館)。少量流失海外的“樣式雷”圖檔則珍藏在美國、日本等國的公私收藏機構中。分散在雷氏后人手里的部分圖檔,或于1964年底捐贈北京市文物局,或在“文革”開始后偷偷焚毀,故而鮮見流傳。關于這卷立樣的來龍去脈及重要價值,有待專家學者進一步探究。

11

發(fā)表評論

您好,登錄后才可以評論哦!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