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cncwe.org)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wǎng)安備 110108000058號
當唐代詩人白居易吟誦出“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時,肯定無法想象,千年之后,在與長安千里相隔的廣州,人們會真的用近5萬噸鋼材,立起一位600米高的“小蠻腰少女”。她就是2010年廣州亞運會的產(chǎn)物——廣州新電視塔。因其高的柔美、扭的和諧、偏得正大,人們喜歡親切地喊她“小蠻腰”。
作為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最高塔桅建筑,“小蠻腰”挑戰(zhàn)的絕不只是當代建筑科技的發(fā)展水平。何況在眼下中國,“高”已經(jīng)不是某個城市的專利。當一座座摩天大廈或高塔將城市天際線一次次抬高時,城市所延續(xù)百年乃至千年的人文傳統(tǒng)又將如何延續(xù)?——人們已經(jīng)難以回避這個嚴峻的課題。眼下的廣州塔,無疑是廣州新中軸上的“定海神針”,當之無愧的“零點地標”。不論是各國政要,還是普通游客,來廣州不上廣州塔,幾乎等于沒來過這座千年歷史古城。屹立于珠江南岸、總高度達600米的廣州塔,由一座高達454米的主塔體和一個高146米的天線桅桿構成,是國內(nèi)最高、也是目前世界已建成的最高的塔桅建筑。
從外形上看,廣州塔之所以被稱為“小蠻腰”,是因為塔身的空間結構是由兩個向上旋轉(zhuǎn)的橢圓形鋼外殼變化生成,兩個橢圓彼此扭轉(zhuǎn)135度,而這個扭轉(zhuǎn)又在塔身腰部收縮變細,像編織的繩索,呈現(xiàn)“纖纖細腰,不盈一握”的驚人審美效果,也與中國傳統(tǒng)審美觀相契合。
在設計“小蠻腰”之前,荷蘭人馬克·海默爾在國際建筑界還是“默默無聞”;然而,廣州塔的成功,足以讓他在中國乃至亞洲一舉成名。“歷史上的摩天建筑多是棱角分明,簡潔沉重;而我們設計的電視塔曲線輕盈,性感和復雜兼?zhèn)洹!焙D瑺栒f。
按照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教師、《摩天城市報告》論證專家宋剛的統(tǒng)計,截至2011年中期,廣州在建的摩天高樓有21座、規(guī)劃摩天高樓32座,成為“2011中國摩天潛力城市”第一名,甚至把深圳、上海都遠遠甩在后面。換句話說,劃破廣州這座城市天際線的高層建筑,不止“小蠻腰”一座。然而,越來越高的城市建筑最直接面臨的,除了安全問題以外,一座城市傳統(tǒng)建筑精神如何延續(xù),更是一個緊迫的課題。由于坐落于新中軸線上,“小蠻腰”的存在,對決定廣州這座城市未來數(shù)十年氣質(zhì)走向具有重要作用。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院長何鏡堂看來,廣州塔算是一個及格的答案。他認為,作為大型公共建筑,廣州塔身上很難找出具體的嶺南風格元素,但它傳遞出一種明快、不拘一格的時代精神,這恰是廣州城市的風格,這種“神似不求形似”的追求,大體表現(xiàn)出嶺南文化的自由積極的精神?!鞍ā⌒U腰’這個名字,也是當今一種市民精神的體現(xiàn)?!焙午R堂說,在文化傳承中,建筑是最主要的,因為它兼具有實用性和可觀賞性。建筑應當體現(xiàn)所在地區(qū)的地域和環(huán)境特色、體現(xiàn)地區(qū)的人文特色,并且對西方強勢文化態(tài)度能有所回應。 “沒有傳承就沒有根,但照搬祖宗就缺乏創(chuàng)新,也跟時代不符合。關鍵是兩者的和諧結合。傳承時要挖掘‘根’之所在,把‘根’彰顯出來,提升文化的內(nèi)涵層次,而不是機械地將一個符號、一個構件照搬過來?!焙午R堂說,“好的建筑,就是現(xiàn)代技術與文化內(nèi)涵的綜合表現(xià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