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cncwe.org)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項目技藝
體育館屋頂采用正放四角錐網架結構,四周幕墻為三角形截面垳架結構。屋頂網架及幕墻結構平面投影為矩形,東西方向長約159.2m,南北方向寬約133m。屋頂上弦中心線標高為22.0m,幕墻結構最高點標高為23.9m。
網架厚度在比賽館區(qū)域為3.5米,在健身館區(qū)域為3米。網架在比賽館區(qū)域最大跨度為東西向63米,在西側最大懸挑為20.5米。幕墻垳架結構厚度約為2米,與地平面成69度角放置。整個屋頂網架及幕墻垳架結構桿件采用空心圓管,其中網架節(jié)點為焊接球節(jié)點,幕墻垳架節(jié)點為相貫節(jié)點。
屋頂網架結構通過固定和單向滑動球鉸支座支撐在混凝土筒和柱子上,幕墻垳架上端通過水平連桿與網架上弦桿連接,下端為固定鉸支座。
建筑概念
出于對“簡潔”和“公共性”的追求,亳州體育館摒棄了傳統(tǒng)體育館室外大臺階和二層平臺的手法,而在主體功能體量和戶外環(huán)境之間設計了一圈半室內半室外的公共空間作為人流集散和緩沖的空間,其中東、北、南側的公共空間是位于首層的公共大廳,西側為地下庭院,垂直交通納入公共大廳之內,通過寬大的直跑樓梯將人流引入二層的公共休息廳。
三面連續(xù)的公共大廳形成一個L形的氣勢恢宏的三層高共享空間,是觀眾休息、賽事信息傳達,舉行新聞發(fā)布會以及其他城市公共活動的場所。大廳頂部通過透明玻璃屋頂采光,屋頂的鋼網架結構、側面的三維珩架和鏤空金屬表皮在陽光下形成豐富的光影效果。鋼結構立體珩架在落地部位收縮成連續(xù)的三角形“柱廊”,人可以自由穿行于建筑內外,大門的功能意義不復存在,只是一個象征的符號。城市廣場自然延續(xù)到體育館內部,室內外空間融為一體,在空間上實現了公共建筑真正的“公共性”,從而營造出對所有人全天候開放的“城市客廳”,實現了建筑師通過公共建筑設計“將空間的權利還給人民”的理想。
方案解決
當代體育設施在使用功能上的多樣化需求為體育館的功能空間組織提出挑戰(zhàn)——既要滿足常規(guī)競技體育比賽和訓練的需要,更要兼顧全民健身的民生需求和體育館的商業(yè)運營。這就要求體育館必須在功能空間組織上更為靈活,空間利用率更高且價值最大化。我們結合規(guī)劃布局,將體育館主體功能分為東西兩個既獨立又緊密聯系的空間體量:東側部分為體育比賽館,觀眾主入口設置在該方向;西側部分為相對獨立的訓練館和全民健身功能體。
即使是賽時,也可以做到同時使用兩個區(qū)域而不會產生相互的影響。兩大功能空間有機結合,兼顧了賽時和非賽時對空間功能的不同需求,滿足了后期運營對功能空間的靈活可變性要求;建筑形體也融為一體,統(tǒng)一、完整、純粹的體量實現了公共建筑的標志性。
支持結構/輔助設施/停車/訪問/流通的詳細信息
2018年建成的亳州市體育館工程位于安徽省亳州市南部新區(qū),占地約82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48650平方米,地上1-3層,地下1層。場館定位為乙級中型館,固定座席4371座,臨時坐席1652座。體育館建成后能承辦國內及地區(qū)大中型賽事,并滿足亳州市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的要求。
建筑地面及地下停車場可以容納353輛機動車。地下停車場設兩個雙車道出入口,分別位于建筑西南和東北側。東側是體育館的觀眾主入口,與仙翁路對面的市政公園隔街相望,西側為體育館的次入口,在規(guī)劃上,建筑退讓東側及南側城市主干路,在兩條城市干道和建筑形體之間留出寬闊的城市公共空間,以容納人員疏散、停車、綠化景觀等功能。廣場空間既是表達建筑地標形象的理想背景,并有利于形成較具儀式性的場所,更能容納萬人的群體活動,滿足大型群眾集會活動的要求。體育館及其周圍環(huán)境成為展示百姓日常生活和社會公共生活的舞臺,為該城市區(qū)域帶來活力。
景觀細節(jié)
設計者從漢代建筑和器物的形體中抽象提取了倒梯形作為建筑的基本幾何形體,以沿著建筑周圍的方形水池作為烘托建筑形體的水平“基座”,強調建筑的純粹性和力量感,同時通過水池的倒影,柔化建筑的“剛性”特征,豐富了景觀的層次。淺水池同時也是雨水回收的蓄水池,并起到調節(jié)小氣候的作用,尤其在炎熱的夏季可以降低建筑物周圍的溫度,并將濕潤的空氣送入開放的公共大廳。
項目背景
亳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處華北平原南端,氣候處在暖溫帶南緣,屬于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區(qū),有明顯的過渡性特征,主要表現為季風明顯,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量適中,四季分明。因氣候的過渡性,造成冷暖氣團交鋒頻繁,天氣多變,年際降水變化大,全市歷年平均氣溫14.9℃,平均日照2184小時,平均無霜期213天,平均年降水量831毫米。基于以上氣候特征,在半室內半室外的公共空間營造上,建筑的外表皮的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需要起到調節(jié)微氣候的作用——春夏季需要遮陽避雨,以及涼爽的對流風;冬季需要溫暖陽光的直射。
本設計用穿孔鋁板作為外表皮材料,附著于結構骨架之上;表皮孔徑和孔距經過設計者反復推敲和現場試驗,定為孔徑4cm,孔邊距6cm。最終建成的效果達到了設計者想要實現的半“透明”效果,同時不失標志性建筑所應具有的“重量”感。鏤空的外表皮一方面起到有效遮陽的效果,另一方面則能夠將室外空氣通過孔洞進行“過濾”,徐徐送入公共大廳,在炎熱的季節(jié)可不使用空調系統(tǒng)而保證公共空間的舒適性。屋頂的水平垳架上是透明的玻璃天窗,盡管夏季陽光從上部直射,但由于空間的開放和對流風的作用,陽光不會造成過度的熱輻射。
而在冬季,較低的日照高度角將東側與南側的陽光通過三角形柱廊直射進大廳內部。如同萬花筒般,公共大廳將亳州一年四季多變的天氣變化盡情展現出來,這里是陽光的舞臺、風的舞臺、雨的舞臺,而在不同的天氣中,這里也成為亳州人公共日常生活的絕妙舞臺。
亳州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曾誕生了華佗、曹操等歷史名人,孕育了兩漢三國及魏晉時期的燦爛文化?!皾h風”不僅僅是城市整體風貌的要求,也是設計者立足于地域文化原則下建筑創(chuàng)作的自覺選擇。設計者從漢代建筑和器物的形體中抽象提取了倒梯形作為建筑的基本幾何形體,表皮的折面形式源自漢代武士鎧甲的肩部樣式,以連續(xù)的三角形立體空間珩架建構起鎧甲折面的結構體,銀色穿孔鋁板附于結構骨架之上,體現出鎧甲的金屬質感。由于建筑形體是下收上放的倒梯形,表皮的連續(xù)折面跟隨立面的橫向延展逐漸傾斜,形成動態(tài)的效果,并在主次入口的位置自然拉開,猶如緩緩打開的舞臺幕布。
項目意義
大中型體育場館作為一個城市重要的公共文化設施,因其建筑體量相對較大、功能相對復雜、具有人群大量集聚且人車流線比較復雜的特征,同時常常承載所在城市文化地標的“使命”,這就使得體育館的建設往往成為一個城市重要的“公共事件”,建筑的“公共性”也就成為評價體育館對城市所做貢獻的重要指標之一。亳州體育館的設計正是著力在公共空間的營造和公共文化的表達上,超越建筑自身功能的要求,呈現出體育建筑本應具有的“公共性”——任何人在任何時間均可享用的“城市客廳”,實現了建筑師通過公共建筑設計“將空間的權利還給人民”的社會理想。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投稿郵箱:contact@landscape.cn
項目咨詢:1851056801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