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cncwe.org)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主持人
俞孔堅 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院長、教授
嘉賓
卡爾•斯坦尼茲 美國哈佛大學設計學院(GSD)景觀規(guī)劃與設計名譽教授
邁克爾•F•古特柴爾德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地理學名譽教授
克里斯托弗•卡佩里 Esri公司副總裁
董祚繼 中國國土資源部規(guī)劃司司長
提問一:首先我問一個問題,在我們中國由國土資源部做全國層面的國土規(guī)劃工作,這個過程是由上至下完成的,這涉及到一個問題:是通過設計來改變地理狀況,還是不加設計直接改變地理狀況?在毛澤東時代,因為擔心蘇聯入侵中國,就把所有的工廠搬到西部,而沒有過多的考慮到地理設計問題;80年代鄧小平時期,考慮到經濟發(fā)展,大部分人口遷到了東海岸發(fā)達地區(qū)。那么現在中國的問題是設計帶來的問題還是原來自發(fā)造成的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地理設計應該發(fā)揮什么樣的作用?是政治家、科學家、還是規(guī)劃師在做設計?問題在哪兒,怎么解決,如何來發(fā)揮地理設計的作用?這是我的問題,請四位專家回答,謝謝。
卡爾•斯坦尼茲:政治家對國土進行規(guī)劃的歷史是悠久的。對美國國土規(guī)劃影響最大的一個人是托馬斯•杰弗遜。理論上來講,政府是代表人民、代表國家的,我認為國家層面上的地理設計的作用是解決國家層面上遇到的問題。當在做國家層面大的設計框架圖的時候可能會忽略一些細節(jié),所有的細節(jié)都湮沒在國家層面的宏大之中。簡而言之,國家層面的設計無法解決好微觀問題和個體問題。我的觀點就像我的一個同事所說的那樣:一個好的設計師做設計有三個特點,好比一個優(yōu)秀的理發(fā)師,第一點是要保護你已有的頭發(fā)資源,第二點是要認真仔細的進行修飾,第三點是要創(chuàng)造。這個工作順序是非常必要的。對于中國也是一樣,如果不首先保護已有的農地的話,就會產生饑餓的問題。
邁克爾•F•古特柴爾德:我們最大的一個原則和關鍵的思路就是要克服專業(yè)的鴻溝,我們只考慮專屬領域存在的問題是不全面的,還要超出這個領域看相關的領域帶來的影響。目前我們還無法做到。因為現有的技術工具不允許我們更宏觀的審視設計問題,另外還有政客帶來的影響等問題。因為政治是由上至下的,所以政治家也希望指揮和指導設計問題。因為社會的承載力包括大家的設計能力都已經增強了,所以未來的爭論將主要集中在專業(yè)領域中。我們的設計規(guī)劃越來越能考慮到未來的長遠發(fā)展,這讓我們看到了一些曙光。即使我們是側重于一個很微觀層面的設計,也要考慮到它對國家層面宏觀戰(zhàn)略的影響。當然,不可忽略的是政治家們仍然還是會持續(xù)的影響到我們的設計。
董祚繼:這個問題不太好回答。中國目前在國土空間開發(fā)上存在的問題既有市場運行的原因,又有政府運作的原因,或者說是市場運行的結果和地理設計的結果疊加在一起的表現。因為我們在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市場先天具有的一些缺陷在國土空間開發(fā)上表現最為明顯。但是,中國的情況還有一個特點,或者說是一個弱點,就是政府干預太多,主要是地方政府干預太多,所以可能是地方干預的結果。當然也是地理設計師設計的結果,因為我們的地理設計師在現行體制下進行設計,往往抗不過政治家的強力推動。所以下一步怎么辦?我覺得一點是加強市場調節(jié)。雖然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有很大的威力和好處,但確實也有不足的地方,需要政府這另一只手對其適當的加以約束,不能任其發(fā)揮作用。我剛才介紹的資源環(huán)境分析和國土空間分析就是要加強政府這只手的管控,這也正是俞教授發(fā)明的反規(guī)劃帶給我們的啟示。另外一點是國土規(guī)劃也要發(fā)揮市場的作用,因為做規(guī)劃如果無視市場的作用也難以實施,所以要從兩方面做研究。
克里斯托弗•卡佩里:我覺得剛才幾位專家的發(fā)言中涉及的內容比我要廣泛很多。由于我是一個技術工作人員,所以我主要從地理設計技術方面加強設計師和政府的共同意識。例如,我們在小時候學了地理學,當時學的地理學能夠保證我們從家到學?;蛘邚募业焦ぷ鞯攸c選擇正確的路線,那是我們當時面臨的挑戰(zhàn)。但是當今社會面臨的問題更加復雜,不是單純靠技術來解答,需要各專業(yè)綜合協調去解決。智能移動發(fā)展的趨勢已經占據了生活的主流,無論是哪個國家的人們都依賴于移動電話,用它來導航,所以越來越少的人迷路,越來越少的人在導航方面花時間,這是移動設施改變了我們生活的結果,我們過去的家、學校、單位三點一線的模式都通過這種新的技術改變了。
俞孔堅:經過簡單的討論分析得出,我們必須要對復雜的問題進行承載力的計算,還要考慮到維度尺度的不同,我們需要業(yè)界人士和科學家的配合。
提問二:謝謝四位給我們分享的知識和信息,斯坦尼茲教授談到了地理信息系統和地理設計之間的關系,從兩個角度進行了探討,第一GIS系統為地理設計提供了依據;第二地理設計又可以看作是GIS的延伸。請問四位如何認識地理設計和GIS系統的關系?
邁克爾•F•古特柴爾德:我從歷史的角度講一下,當地理信息系統開始的時候,很多是來源于設計領域的,比如說景觀設計師,當時GIS是為了改善決策出臺,我在1974至1976年教學生地理信息系統的時候,當時我們給學生介紹GIS系統的應用是在設計領域,沒有更多的支持優(yōu)化和決策。但是隨著時間推移,課程設置變得越來越復雜,技術發(fā)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同時技術發(fā)展得很快,比如物流學等。目前我們的側重點又越來越多的放在設計學方面,所以我想說地理設計又回到了地理信息系統的原點,又回到了原始的驅動力,至少一定程度上又回到了原點。我們要意識到,GIS最開始的一些目標隨著技術的復雜性有點失去了聚焦點。
卡爾•斯坦尼茲:我的看法跟邁克爾•F•古特柴爾德不一樣,我是從地理設計學的角度來看的,他是從歷史學的角度來看的。在二十世紀初,很多國家層面的數據是對公共服務公開的,已經有國家地圖這樣的數據。令人印象深刻的項目比如說在1923年為美國做國土規(guī)劃,那個時候的規(guī)劃并不是由計算機做的,而是由各種地圖的疊加實現的。當時花了12年的時間做的事情現在我們只要12周就能完成。當時的規(guī)劃并不是對未來15到20年的一種預見性的規(guī)劃。我覺得地理設計并不只是在設計之上疊加GIS,光靠建模不能解決問題,相反我們需要有創(chuàng)新性的模式來拓展我們的思路,而思路的拓展過程中需要地理信息系統(GIS)的支持。地理信息系統的確給我們全人類提供了科學性的語言,包括空間思路、科學家講的方法學、建模等,這種語言即GIS是我們共同的語言。我們的地圖,從2D、2.5D、3D,現在發(fā)展到了4D地圖。但是這些的實現不能完全依賴于GIS,GIS也不能完成依賴于4D。
克里斯托弗•卡佩里:我覺得未來我們會面臨越來越全面的挑戰(zhàn),有些人僅僅將GIS看作是一種市場催化出臺的產品,但事實上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待GIS,園藝師、設計師對于GIS的觀點是不一樣的,所以是要將GIS看作是一種設計體系,還是作為一個技術手段取決于你的看法,這是非常重要的。
董祚繼:對于做決策和管理來說,GIS是一種手段。但是在今天無論是在地理設計還是政府管理中,它又不僅僅是一個手段了,而是管理本身的組成部分。今天政府管理只需要把地理信息系統設計好,它能自動的達到管理的作用,比如說信息公開對于建設服務型政府,GIS的作用就越來越重要,這是問題的一個方面。但是另外一方面我們也不能完全依賴GIS,特別是在地理設計之中,地理設計是人文和科學的結合。我覺得GIS總體來說還是技術或是科學范疇的東西,而地理設計或者規(guī)劃,有非常重要的人文特征,這個絕不是簡單的靠電腦計算出來的,很難用簡單的模型去推導出來。它是沉淀在我們的傳統中,我們的文化中,甚至我們每一個人血液中,這一點我覺得也很重要,兩者都要加強才對。
提問三:目前我們都已經進入了大數據時代,但是大數據是什么還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它已經在應急救災方面發(fā)揮了作用,比如在四川省發(fā)生地震的時候,中國的微博發(fā)揮了很大作用,我想了解一下各位的看法。
克里斯托弗•卡佩里:正像你剛才所描述的一樣,在颶風發(fā)生的時候,我們在很多情況下都是通過互聯網找到一些基本的答案,例如哪些地方是安全的,哪條道路是暢通的,這都是社交媒體發(fā)揮的作用。大數據有很多不同的來源,例如社交網站Twitter,在這里我們要問大數據可以用來做什么?我們覺得多渠道的方法比單渠道的方法要好,對于地理信息也是一樣,我們希望在未來能夠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預測問題發(fā)生的趨勢和模式。但是有一點需要澄清,首先要做很多的探究,另外有些時候我們在媒體上看到的信息并不總是準確的,有很多時候是人們自己的猜測。
卡爾•斯坦尼茲:我希望有盡可能少的數據為我所用,當然必須是相關的數據,我想要的是有用的小數據,這意味著地理設計并不是由數據驅動而是由決策所驅動的。我和我的同事將根據這些有限的小數據進行決策,由我們來決定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數據,并以我們所理解的方式處理它。有些數據可能就是你們所認為的大數據的一部分,但是并不是人們通常定義的大數據,如果我們能夠通過技術很快的得到它們,當然很好,但是如果不方便的話,我寧可不要大數據,我寧可相信有經驗的決策。
邁克爾•F•古特柴爾德:我非常同意卡爾的看法,大數據在今天發(fā)揮的作用更多是一種輔助性的作用,我們需要構建在大數據基礎之上經過組織的有序數據來為我們所用。事實上數據可以以多種不同的形式呈現,其中一個關鍵步驟是我們要進行數據的整合以找到有用的信息。所以我認為大數據很重要,因為它源于我們的社區(qū)數據,而且它可以參與我們地理設計的過程。但是與此同時也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了很多的挑戰(zhàn),因為我們看到的數據過多過全而造成甄選的困難,所以在進行地理設計的時候一定要考慮方方面面的因素。
董祚繼:大數據好還是小數據好?我覺得要看你從事的工作領域、你的對象或者是你的管理對象。對于我來說大數據好,因為我在國土資源部工作,小數據對我來說是殘缺不全的,會有一定誤差。有種說法是誰擁有數據誰就是權威,在此我們把它演繹成誰擁有大數據誰就是大權威。但是也不能唯數據論,數據很多,但如果都是垃圾數據,也可能會帶來災難,任何事情都要講辯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