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看設計   /  藝術  /  正文

比利時Arcade裝置設計 | Gijs van Vaerenbergh

愛與自由的靈魂 2019-09-29 來源:gooood
  • 項目名稱:
    比利時Arcade裝置設計
  • 項目地點:
    比利時
  • 設計公司:
  • 圖片來源:
    Matthijs van der Burgt

在距離安特衛(wèi)普不遠處的克魯貝克, Gijs Van Vaerenbergh完成了一件新的公共空間裝置作品。裝置是一個由五塊鋼板組成的之字形走廊,其中鋼板上被切割出了經(jīng)典的拱形。該作品位于由新修建的防洪堤壩造成的巴澤爾村落與圩田之間的斷裂地帶。藝術家Pieterjan Gijs和Arnout Van Vaerenbergh通過對交匯點空間的重新詮釋,試圖恢復原有的歷史聯(lián)系。該藝術項目是由自然森林管理局(ANB)發(fā)起,旨在為游客提供一種在開闊自然保護區(qū)內(nèi)的全新視野。

▼項目概覽

1.jpg

▼鋼板上被切割出拱形

2.jpg

在村莊和圩田之間

克魯貝克在幾年前修筑了一座全新的防洪堤壩,該結構是克魯貝克—巴澤爾—魯佩蒙德防洪區(qū)的一部分。雖然堤壩提供了防洪保護和極佳的觀賞視野,但同時也形成了一道橫亙在村莊與圩田之間阻礙兩者古老聯(lián)系的障礙。堤壩切斷了鄰近村莊與圩田景觀的連接,而后者正是目前佛蘭德地區(qū)最大的洪水災區(qū)。Gijs Van Vaerenbergh的目的旨在用藝術干預闡明這種緊張的二元關系。 Arnout Van Vaerenbergh和Pieterjan Gijs說:“拱廊裝置象征著Bazel村莊與圩田之間的歷史性關聯(lián)。我們利用視覺符號將堤壩的一端與另一端連接起來,而該裝置恰好位于原有道路、現(xiàn)在樓梯的位置?!惫袄扔晌鍓K巨大的鋼板組成,這些鋼板呈鋸齒狀排列在環(huán)堤之上。從鋼板中切割出來的經(jīng)典拱形共同構成了一個連續(xù)的門廊。鋼板頂部對齊,而柱腿的長度隨著堤壩的下降而增加,這即暗示了裝置是在堤壩建造之前就已經(jīng)存在的人工制品,以此表達記憶的主題。

▼裝置位于原有道路、現(xiàn)在樓梯的位置

3.jpg

▼拱廊由五塊鋼板組成

4.jpg

▼柱腿的長度隨著堤壩的下降而增加

5.jpg

環(huán)境之窗

裝置與地塊側面和對角方向相交于新修筑的防洪堤之上具有顯著象征意義的位置。Pieterjan Gijs說:“不同方向上的體驗不盡相同。沿堤壩縱向靠近裝置的人,會覺得裝置就是周圍環(huán)境的一扇窗戶,拱廊似乎自行折疊成之字形狀,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種確切的縱深感。而當從橫向方面觀望時,鋼板與門洞整齊地排列在臺階上方,營造出一種走廊般的體驗,恢復了巴澤爾與圩田景觀之間的原始聯(lián)系?!?/p>

▼裝置如同一扇窗戶

6.jpg

▼折疊成之字形狀

7.jpg

▼走廊般的體驗

8.jpg

Arnout Van Vaerenbergh說:“拱廊裝置代表可識別的傳統(tǒng)建筑類型,如畫廊、拱頂建筑或渡槽。同時,之字形造型賦予作品雕塑感。我們用2D平面創(chuàng)造了一個立體空間。該裝置由4cm厚的耐候鋼板制成,其紅棕色的銹蝕表層提供了保護作用,并與綠色環(huán)境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拱廊裝置重近19噸,最高處距地面約為10米,總長度超過27米。裝置的結構由連接在一起的預制鋼構件組成,五個拱形組件在當?shù)毓S提前預制,然后在基地進行現(xiàn)場安裝和焊接。

▼2D平面創(chuàng)造的立體空間

9.jpg

▼紅棕色銹蝕表層與綠色環(huán)境對比

10.jpg

▼分析圖

11.jpg

▼正視圖

12.jpg

▼側視圖

13.jpg

▼平面圖

14.jpg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投稿郵箱:contact@landscape.cn

項目咨詢:18510568018(微信同號)


0

發(fā)表評論

您好,登錄后才可以評論哦!

熱門評論

相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