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cncwe.org)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該項目位于哥倫比亞的Rionegro直轄市,毗鄰Cabeceras/San Nicolás高速公路。項目基地覆蓋約76017平方米,呈現出最基本的自然狀態(tài)?;氐呢S富地形和既有的參天大樹對項目的設計起到了決定性的因素,甚至滲透到了每一個細節(jié)之中。
校園的整體規(guī)劃遵循基地的現有文脈,采用了圓形空間的設計思路。同時,建筑師還給學生提供了各種尺度的教育空間,如小型平臺、中央廣場以及內部花園。旨在強化他們與不同空間的聯系,并從中受益。
▲ 總平面圖
公共空間作為自由多變的教育場景,使校園內的任何一個空間都可以成為課堂。這讓學生能更好地親近自然,同時提升了他們與自然間溝通交流的能力。
建筑師將教室安排在場地較高的區(qū)域,較低的平坦處則用于運動。每一棟教學樓都呈圓環(huán)形,中央則配有一個與四周相連的中心花園。建筑師用密閉的外部走廊將這兩部分串聯在一起,形成校園內的一個單獨整體。整個項目是分階段進行的,先根據實際所需進行整體規(guī)劃上的調整擴張,后進行每棟圓形教學樓的定制設計。
▲ 總體規(guī)劃
圓形的教育空間滿足了蒙特梭利教育法的空間所需。同時,靈活多變的教育空間也有益于學生的性格培養(yǎng)和個人發(fā)展。這樣一來,校園內的這些可變空間不光可以承擔連通空間的功能,還可以在需要時成為教學的候補空間。
也就是說,每棟教學樓中心的庭院都可被用作一個多功能空間。這個空間不僅可以供課堂和休息所需,還可以作為各類活動的舉辦場地。這個中心庭院除了給每棟教學樓定義主體功能外,還可以根據使用者的不同需求進行調整改變。
同時,材料的耐用性和舒適度也是這個項目考量的基本元素之一。這兩個指標,也就自然成為了建筑師在材料選擇時所考慮的重點。而建筑師考慮的另一個重點,則是建筑物對當地熱環(huán)境的適應力和耐受度。
總的來說,建筑師以靈活多變的中央花園為設計靈感,旨在以此為觸點來激勵并培養(yǎng)學生個人發(fā)展過程中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相處關系。
項目圖紙:
▲ 一層平面圖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投稿郵箱:contact@landscape.cn
項目咨詢:1851056801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