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cncwe.org)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場地現狀:老村的公共空間和精神之地
項目位于山西省沁源縣韓洪溝老村。村莊位于縣城東部城郊結合處,距離縣城4公里。村莊始建于明洪武年間,因村中有一條泄洪溝而得名。全村共有138戶,人口488人。老村現狀絕大部分人口已經遷至新村居住,老村中只有4戶居民常住。
▲大雪中的村落,紅色裝置格外醒目
▲大槐樹和新元素
老村與新村毗鄰,村莊原始格局完整,自西向東呈多級臺地地形;建筑依地形而建,大致分為土墻雙坡頂民居,窯洞兩種,平地區(qū)域多為雙坡頂民居,山坡邊以窯洞為主。老村建筑傳統風貌保持良好,保留有古樹、古護坡等歷史痕跡,具有較高的文化價值。此外因為是抗戰(zhàn)時期太岳區(qū)黨政軍機關后勤部門的所在地,村莊中還留有多處當年紅色記憶的舊址,也為韓洪溝村未來發(fā)展提供了支點。
老村絕大部分房屋屬于閑置狀態(tài),常年無人居住和年久失修使大部分房屋或多或少存在損壞情況;此外,人口的外遷,缺乏產業(yè)支撐,也使韓洪溝老村日漸凋敝。如何在保留村莊傳統面貌的同時,植入新的產業(yè),拉動村莊經濟,改善環(huán)境和村民生活質量,增強村莊活力,最終完成鄉(xiāng)村振興,是本次工作面臨的挑戰(zhàn)和需要解決的問題。
▲場地原貌
本項目是韓洪溝老村整體復興計劃一部分,基地是一個三合院,位于韓洪溝老村中部,地勢較高。院落中有一個處空置的三孔窯洞,現狀保持較好,但廂房、倒座、圍墻和院門已經坍塌,只剩下基礎的石塊。場地中最為重要的元素是院外的大槐樹。它已經有數百年的樹齡,但仍然枝繁葉茂,如同神靈般守護著村莊。聽村里老人介紹,大槐樹下一直是村民集會的地方,以前是韓洪溝老村重要的公共空間,也是村莊的精神之地。
▲總平面圖
空間營造:重塑場所精神,并給予新的氣質
正如韓洪溝老村的現狀一樣,大槐樹也已經物是人非,昔日的熙熙攘攘早已不復存在。如何重新建構鄉(xiāng)村公共空間,從而重新塑造場所精神(genius loci)是本次設計的重點。此外,設計師也不希望只是簡單的重復歷史,畢竟韓洪溝老村已經有了新的產業(yè)定位,即:基于地域建筑風貌和紅色歷史傳承的鄉(xiāng)村旅游。新的鄉(xiāng)民,新的產業(yè)定位,需要大槐樹和樹下空間扮演新的角色。
▲草圖
▲改造后的場地
設計師將新功能設定為鄉(xiāng)村記憶館和小劇場。老窯洞被整修,外觀保持原貌,室內空間被重新布置為小型歷史展廳,用以展示韓洪溝老村的歷史和抗戰(zhàn)時期太岳軍區(qū)的事跡。坍塌的廂房和倒座并沒有被恢復,設計師并不希望簡單的“修新如舊”,而是希望通過新建筑物的加入,給予場地新的場所精神。
▲軸測圖
▲新建的看臺、紅色傘狀裝置與老窯洞
▲由老窯洞改造的村史館
▲從場地下面的道路能看到突出的劇場
昔日村民聚集在大槐樹下,互通有無,互相交流的場景給了設計師靈感。這是一個半開放的公共空間:大樹的樹冠限定了場所的“邊界”,樹冠、陰影和人的活動構成了場所的氣質和場所中的事件。這是一種公共空間的原型。
▲改造后的窯洞外觀與紅色裝置
▲村民與紅色裝置
設計師希望用一種新的、“似是而非”的設計語言,重現這一場景,這一原型。一組傘狀的構筑物被設計出來,“傘帽”大小不一,彼此連接,形成由多個圓組成的不規(guī)則的“頂”,它覆蓋了院落1/4的面積,并隱約成圍繞大槐樹的半環(huán)抱狀。院落西側倒塌廂房的位置,一個室外看臺被構建起來,它呈梯形,東低西高,與老窯洞、大槐樹,以及傘狀構筑物一起,重新定義了場地的空間屬性。室外看臺一方面為室外劇場提供了觀眾的座位,另一方面也為俯視村落提供了一個高點。
▲紅色裝置、窯洞與大槐樹一起形成對場地的圍合
▲從下沉劇場屋頂平臺看場地
▲夜晚的場地
設計師利用戶外看臺斜向樓板下的室內空間設計了一個下沉式劇場,可以放映電影或者影像內容,與戶外看臺功能互補,滿足了北方地區(qū)冬季的室內活動需求。小劇場西南側從場地挑出,落地玻璃和石墻形成的虛實對比進一步加強了建筑的視覺性,它為進入老村的路徑提供了視覺引導。室內劇場、歷史展廳和室外空間一起,形成了新的大槐樹下公共空間,豐富了鄉(xiāng)村的業(yè)余生活,為本地人及未來的新村民提供了文藝活動的場地。
▲從入村道路看出挑的劇場
▲下沉劇場放映廳
藝術介入:既可以是建筑也可以是裝置
在這里,設計師還試圖“混淆”建筑與藝術裝置的邊界。室外看臺,傘狀構筑物被紅色覆蓋,形成了強烈的,不同于常規(guī)建筑學的視覺語言。它更趨近于藝術性的表達,單純、強烈,甚至略顯極端;同時,紅色給予了空間一種新的氣場:更開放的公共性,戲劇性、敘事性和張力都比建筑語言更簡單,更具力量。
▲紅色裝置與紅色的看臺
為了進一步強化這種藝術化語言,設計師在部分圓頂上安裝了反射鏡面。人站立在傘狀構筑物下方,可以從反射鏡面中看到自己的影像。自己與自己的對話,使場地更有趣味,更輕松,也更容易引起共鳴。
▲傘帽細部
傘狀構筑物的支柱除了讓人與空間之間的身體接觸更為豐富外,也進一步加強了戲劇的不確定性。這也是設計師的有意而為:支柱的存在讓戲劇無法以常規(guī)的形式出現,但同時也促使表演和空間之間發(fā)生關系。當然,倒座位置的空地還是能保證正常表演的進行。無形中,場地變得更為不確定,不同的使用者,使用情況,可以對場地進行重新定義。這也許正是后工業(yè)時代所需要的空間模式。
▲燈光加強了紅色裝置的表現力
講好紅色故事:色彩、材質、明暗對比中的娓娓道來
設計師認為建筑及環(huán)境既是過去故事承載體,也可以成為當代故事的敘述者。紅色記憶的展示可以不僅僅是墻面上刻板的展板,更可以是空間體驗,甚至是通過戲劇、活動的方式被人們理解和傳頌。
▲下沉劇場序廳,透過窗戶可以看到村莊
空間中采用了大量紅色元素以產生特定主題的心理暗示,同時又加入了跳躍的材質(如傘狀構筑物下的鏡面材質)讓整體氛圍不至于過分嚴肅。室內外兩個劇場空間產生明暗上的區(qū)別,分別對應了觀看歷史影像和當下表演的不同氛圍需求;村史館窯洞內的低矮空間及土墻材質被完整保留,定制的五星壁燈裝置,定義了空間的主題,內部展陳收集了村內的老物件及老照片,使得參觀者可以更真切感受到場地所承載的厚重歷史。
設計師希望通過建筑及環(huán)境的多種空間語言,間接地將場地承載的故事娓娓道來,從而讓使用者在使用空間的過程中,產生對紅色主題的共鳴。
▲村史館記錄了太岳軍區(qū)一段革命的歷史
▲村史館展廳
小結
本項目設計團隊在仔細閱讀場地文脈context的基礎上,通過加入新的功能,重塑場地的場所精神,使之更符合韓洪溝老村的新產業(yè)訴求,以及新鄉(xiāng)民的審美和精神需要。在設計手法上,運用當代性的建筑和藝術語言形成新與舊的對話。這種對話并不是對抗性的,也不是混淆時代的信息,而是一種“忘年交”式的共生關系。
▲錯落的傘狀裝置改變了場地的氣質
▲當地村民在場院中唱戲
▲場地成為村莊新的公共空間
▲夜景
▲施工過程
▲首層平面圖
▲剖面圖
▲墻體細部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投稿郵箱:contact@landscape.cn
項目咨詢:1851056801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