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腳下的公社·竹屋
在北京長城腳下,有這樣一座用竹子打造的屋子,它“順其自然”地建在沒有平整過的地勢上,讓人仿佛置身竹林。
來到上海番禺路58號,在法國梧桐掩映之下,藏著一座用光、水、玻璃和綠植打造而成的“綠光森林”。
這里是北京著名的三里屯SOHO,4座不帶棱角的大樓,在自然光下,外墻上的玻璃和鋁板幕墻讓建筑流動起來,自然、有機。
他是國際上享有很高聲譽的建筑師,也是日本第四代建筑師領軍人物,被評為“日本當代最火建筑師”之一。日本建筑學會獎、芬蘭國際木建筑獎、日本每日藝術獎、藝術選獎文部科學大臣獎、國際石造建筑獎、自然木造建筑精神獎……出道30余年,他拿了建筑圈無數(shù)重磅獎項。
如果2020東京奧運會按時舉行,那由他設計的奧運主場館:生命之樹,會出現(xiàn)在大大小小的屏幕上,成為全世界的焦點。不同于其他建筑師,隈研吾認為建筑應該融入甚至消失在環(huán)境中,而不是成為一個拔地而起的侵入者。低調(diào)、內(nèi)斂,富有東方禪意,這樣的建筑風格很能引起我們的共鳴,也難怪隈研吾能在國內(nèi)收獲大批死忠粉。隈研吾的東方建筑美學與哲思
10歲的時候,隈研吾和家人一起參觀了1964年東京奧運會主體育館——代代木體育館。
國立代代木體育館 ? 獨立行政法人日本スポーツ振興センター這座由日本現(xiàn)代建筑鼻祖丹下健三設計體育館,用現(xiàn)代建筑語言,把日本傳統(tǒng)民居屋頂?shù)膬?yōu)雅線條闡釋得美輪美奐,讓年幼的隈研吾十分癡迷,立志成為一名建筑師。
從東京大學建筑系畢業(yè)、之后又辭職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學,終于在1990年,隈研吾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Kengo Kuma & Associates”。
當時,他為馬自達汽車公司設計的一座產(chǎn)品展示廳——M2,引起輿論嘩然。在那個時候,鋼筋混凝土建筑風靡日本。這個作品的誕生,就源于隈研吾對這股風潮的反抗。他曾不止一次表達過:混凝土是沒有生命的材料,在它澆筑成型的那一刻起就失去了被改變的可能性,石材會不斷風化、木材也會不斷變色,但混凝土卻幾乎不受外界條件的影響。所以,他想用M2這樣的作品,激進、強烈地表達自己的建筑審美。
M2 圖源網(wǎng)絡業(yè)界的批評,加上日本經(jīng)濟的衰退,在東京建筑圈里,隈研吾長達10年接不到一張訂單,只能到偏遠鄉(xiāng)鎮(zhèn)接一些小項目。他說:“如果訂單太多,那就沒有時間思考建筑本身這件事了?!?br/>在“消失的10年”里,隈研吾遠離都市、回歸日本鄉(xiāng)村,和不同的匠人探討建筑材料的運用。
期間,他反復思考了兩個問題:建筑如何融入環(huán)境?建筑如何為土地發(fā)聲?他反思了M2的設計,設計理念逐漸轉(zhuǎn)變,以一種更溫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建筑哲學。那就是與環(huán)境融為一體的“負建筑”。負,是“勝負”的“負”,也就是他曾經(jīng)所說的,“建筑要高明地‘敗給’風土”。
在隈研吾的建筑設計作品里,我們能看到這樣的建筑哲學貫穿其中。
比如位于韓國安養(yǎng)的當代藝術展覽館,就是以日本折紙為靈感打造,結(jié)構僅用兩塊3mm厚的玻璃鋼和40mm厚的紙蜂窩搭建,猶如蜿蜒穿過樹林的“紙蛇”,讓人驚嘆不已。
好多人都叫它“被掩埋在河堤里的建筑”,因為這個空間由河堤下的隧道改造而成,原有的地形結(jié)構和河邊散步道都被很好地保存下來,建筑完美地融進了環(huán)境。
不難發(fā)現(xiàn),雖然隈研吾的表達方式變得溫和,但他依然執(zhí)著于打破混凝土對現(xiàn)代建筑的統(tǒng)治,用傳統(tǒng)材料搭建出符合東方美學的建筑。
他說,希望自己的作品是“有趣的建筑”,想用那些顏色、外觀會隨時間變化而變化的材料來進行創(chuàng)作,比如木頭、竹子、石頭、陶土等等,讓建筑的生命力流動起來。如何實現(xiàn)隈研吾的設計理想?
當我們已經(jīng)這么熟悉鋼筋水泥打造的建筑,竹子、瓦片、木頭又能玩出什么花樣?
這是迄今為止隈研吾出版的唯一一本《建筑設計作品全集》。書里的30個設計作品,全部由隈研吾親自挑選,并且親自進行敘述。
《水和玻璃》《水、草和竹》《石、土和陶》,這些書里的章節(jié)名稱,顯而易見,并沒有鋼筋混凝土的存在。這30個隈研吾親自挑選和講述的建筑作品,都是水、玻璃、木、草、竹、石、土、陶等傳統(tǒng)材料大量而巧妙地應用。但這并不代表他只是一味地排斥鋼筋混凝土,相反,他更加大膽地尋找傳統(tǒng)材料和現(xiàn)代技術的融合之道。
比如梼原町木橋博物館的廊橋,表面看來,它似乎只由榫卯和木頭柱子搭建而成,是一座典型的傳統(tǒng)木橋。實際上,木頭的外表下藏著鋼結(jié)構的芯,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全靠它來保證。
通過傳統(tǒng)材料和現(xiàn)代高科技材料的碰撞,隈研吾不曾停止為自己的建筑美學和思想發(fā)聲:
讓建筑消失、讓建筑成為環(huán)境的一部分。
《隈研吾建筑設計作品全集》還有一個很酷的地方,那就是一代大師隈研吾會以第一人稱視角,把他的“完成品”重新拆解給我們看。他還親自講解了這些建筑的建造過程,以及背后的美學和思想。
拿到這本圖書,就仿佛拿到一本“隈研吾建筑”導覽手冊,近距離全景欣賞這些美麗建筑的同時,還有大師在一旁細細講解。
比如銀山溫泉藤屋旅館這座百年老店,是隈研吾“修舊如舊”、忠實還原日本鄉(xiāng)鎮(zhèn)傳統(tǒng)建筑的代表,精致古樸,意味深長。
利用回收的舊材料,配合上現(xiàn)代技術,旅館的正立面得到了完整修復。和大師一起走進旅館內(nèi)部,看到的是由竹子制作而成的傳統(tǒng)屏風,室內(nèi)空間被優(yōu)雅地隔開。這些屏風猶如百葉窗,方便光線和空氣進入的同時,又具備一定的視線阻隔作用。
有趣的是,站在建筑物里觀看長廊,竹子屏風層層疊疊,有一種欲說還休的感覺。雖然這些屏風都是用竹子打造的,但不同的屏風蘊含了不同的匠心。比如,最外部的屏風就使用了綠色、幾乎透明的玻璃板。在自然光下,室內(nèi)充滿了柔和的光線和陰影,讓置身其中的人得到治愈,就像被溫泉本身治愈一樣。詳細的平面圖圖紙,讓我們得以一窺這座百年溫泉旅館的整體布局,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局部結(jié)構的設計圖稿又“一本正經(jīng)”的告訴我們,優(yōu)雅詩意的建筑背后,需要理性嚴謹?shù)慕ㄖこ叹€條支撐,嚴絲合縫,才能最終落地實現(xiàn)。看完這一章節(jié),不僅能觀賞到銀山溫泉藤屋旅館的實景,還能從建筑結(jié)構本身去欣賞這座建筑的偉大,一舉兩得。《隈研吾建筑設計作品全集》,現(xiàn)一條生活館有售▼限時特惠價:¥198~218(圖書定價:¥328~348)
隈研吾親自帶你看建筑
400余張高清建筑攝影照片由專業(yè)建筑攝影師掌鏡,全景和細節(jié)都不會被錯過。全方位展示隈研吾建筑作品的粒子性、場地性和透明性,讓讀者了解建筑消失的秘密,是一本難得的圖文具佳的隈研吾建筑全集。
書中還配有相應的建筑場地圖、平面圖、立面圖等,充分展示了建筑的整體布局和精致細部。設計理念、材料選擇、美觀性和實用性的平衡、局部建筑的巧思,在這本書里,隈研吾一一說給你聽。隈研吾為本書親自撰寫前言,完整敘述了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和設計理念,帶我們走進大師的內(nèi)心世界。書里還收錄了英國著名建筑評論家肯尼思·弗蘭姆普敦撰寫的評論,從客觀的角度,帶領讀者認識隈研吾建筑世界。既適合隈研吾粉絲和專業(yè)人士珍藏品讀,也適合對建筑感興趣的朋友入門。書本厚實耐看,全彩印刷,圖文詳實。
印有隈研吾在意大利卡薩爾格蘭德的作品——陶瓷之云的明信片,給同樣喜歡隈研吾的TA寄一封信吧。
與明信片同一系列的陶瓷之云書簽,背面附有隈研吾簽名,方便翻閱《隈研吾建筑設計作品全集》時使用。
小冊子將肯尼思·弗蘭姆普敦《現(xiàn)代建筑:一部批判的歷史》一書中的歷史脈絡和隈研吾的成長故事相結(jié)合,介紹了隈研吾的建筑之路、在建筑史中的位置,以及2020東京奧運會主場館設計,方便讀者進一步了解一代建筑大師的成長之路。當然,必不可少的,我們還為準備了精美衍生品,獨家販售。隈研吾杜邦紙環(huán)保袋,優(yōu)質(zhì)白色杜邦紙制作。袋上印有隈研吾畫像和名字,并附上他的名言:“建筑,還有很多可能?!?/section>《隈研吾建筑設計作品全集》,現(xiàn)一條生活館有售▼限時特惠價:¥198~218(圖書定價:¥328~348)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請勿以景觀中國編輯版本轉(zhuǎn)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投稿郵箱:info@landscape.cn
項目咨詢:18510568018(微信同號)